工业技术研究院

工业技术研究院发展历程工研院不但是台湾最大的产业技术研发机构,更是开创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先锋

1975年,RCA获选为台湾积体电路合作计画的伙伴,1976年,第一批赴美受训的工程师整装待发,1977年,工研院建立台湾首座4吋晶圆的积体电路示范工厂,并自1980年起,陆续衍生了包括联电、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光罩、世界先进等半导体大厂,奠定了台湾IC产业起飞;1983年工研院更开发出与IBM相容的个人电脑,并将技术移转给岛内业者,带动周边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个人电脑资讯产业的基础

工研院运用了研发环境的独特性,以及透过绵密坚实的产业网络关系,连结区域或产业之研发能量,积极协助台湾产业发展与升级

2005年起,更为了配合台湾整体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强化科技与地方产业的连结,陆续在台南六甲区设立了“南分院”、在花莲吉安乡成立“东部产业服务中心”;未来并规划建置“中分院”,深耕中台湾产业创新的研发专区

四十年来,工研院一直以“以科技研发,带动产业发展,创造经济价值,增进社会福祉”为主要任务,从创新研发、人才培育、智权加值、衍生公司、育成企业、技术服务与技术移转等过程,对台湾产业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自成立以来,培育超过70位的产业CEO,新创及育成225家公司,累积超过1万9千件专利,不但为台湾开创许多前瞻性、关键性的技术,并孕育多家台湾新兴科技产业,培育无数科技人才

由工研院转进企业界的员工,许多人实际成为台湾经济的掌舵者,包括张忠谋、胡定华、杨丁元、章青驹、蔡明介等对台湾产业具有影响力的人士,这些工研人在台湾科技产业中,如同织起一张绵密的网,让台湾新兴的科技产业从无到有,屡创佳绩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