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依托转制院所和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指导意见组织实施管理职责1. 科技部是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宏观管理部门,研究制定实验室总体规划和有关政策、办法等指导性文件,批准实验室的建立、重组、合并和撤消,组织实验室的评估和考核,通过有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等方式对实验室予以支持
2. 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或地方科技管理部门是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本部门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组织实施实验室建设,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3. 企业是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具体负责实验室的建设与日常运行,为实验室提供建设、运行经费及保障条件
建设方式和程序1.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采取定向委托和主管部门推荐、择优立项相结合的方式推进
2. 科技部根据总体部署,制定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指南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要求编写申请书,经主管部门审查后报科技部
科技部组织专家评审,择优立项
3. 批准立项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编制建设方案,通过可行性论证后进入建设期
实验室完成建设任务后,提出验收申请;科技部组织验收通过后予以批准
4. 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评估办法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申请条件1. 依托单位应具有明确的技术创新发展战略,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5年以上,内部研发体系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健全;具有较强的综合科技实力,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的行业辐射能力,处于本领域领先地位
2. 依托单位的科技投入较大,近三年研发投入占年销售收入比例一般不低于5%,能够为企业实验室提供充足的建设、运行和实验费用
3. 企业实验室应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是集中依托单位精华力量、代表相关领域或本行业最高研究水平的科研基地;在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或系统集成方面成果突出,能够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4. 企业实验室应具备先进的科研条件和设施,有相对集中的实验用房,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仪器设备总值1500万元以上
5. 企业实验室应拥有一支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具有良好的培养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的条件与业绩
6. 企业实验室应建立创新、灵活的运行机制,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管理规范,规章制度健全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