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脱贫攻坚从1985年开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脱贫攻坚从1985年开始,中国科协就开始服务于临县的脱贫事业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深入推进,中国科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智志双扶”精准发力,助力临县摆脱贫困

依托资源优势打造扶贫产业在中国热带农业研究院和河北省怀来科协的帮助下,中国科协为临县红枣龙头企业山西中鹰大红枣有限公司引进红酒、黄酒、饮料加工技术,采用“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的组织模式,建设有机红枣种植基地,企业通过用工和保护价收购贫困户红枣,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00户600人增收脱贫

为解决红枣裂果等难题,临县成立红枣院士专家工作站,邀请中国工程院李文华院士牵头,中国林学会秘书长陈幸良、国家林业局枣产业专家组组长刘孟军等专家组成院士专家团队,重点围绕临县红枣产业提质增效和加工升级开展研究,并将实验室研发的红枣酵素等产品应用到临县当地

“直播扶贫”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直播扶贫是中国科协结合最新技术创新扶贫模式的产物

2018年7月,在中国科协的帮助下,临县农学会与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直播分会签署了三年战略合作协议,引入一直播、淘宝直播、快手等直播平台,通过主播和专家介绍临县的红枣宴、红枣文化、枣花蜂蜜、千年枣树等特色产品,让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了解临县红枣农产品,带动临县红枣等相关产品的销售

为把当地盛产的农特产品卖出去,增加农民收入,中国科协在临县挂职副县长周峰,充分发挥中国科协的优势,组织带领临县涉农部门和吕梁山货等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奔走在全国各地叫卖推介

累计销售当地农特优绿色产品总额近千万元

发挥科普优势 助力精准扶贫科普e站是中国科协为吕梁引进的一项重要科技支持项目

目前,临县科普e站已覆盖全部乡镇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