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建设重点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在任务组织上以“一计划两中心”为核心,即以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为核心,与张江实验室和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涵形成紧密对接
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聚焦“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带动上海在精准医学研究领域综合研究实力达到国内领先,形成全球影响力
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作为优先布局启动的上海市级科技重大专项,目前正在积极推动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系统生物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立项

国际人类表型组重大科学计划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亲自领衔
自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国际科学界发现亟需全面研究人类表型组,补充所需信息的另一半,并对基因、环境、表型之间的多层次的关联、整合以及三者整体性进行研究,为全面解读人类生命健康密码提供科技支撑
“人类表型组计划”已经成为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后的又一战略制高点,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并将引领生物医学发展

在市级科技重大专项资助下,复旦大学将联合全市优势资源,系统刻画健康、亚健康、疾病、特殊才能人群的表型特征,实现遗传与发育基础研究与健康管理及医疗应用的接轨,发展个性化健康调控策略和个体化防诊治医疗方案,为精准医学、精准健康和大健康产业的跨越发展提供原创性成果
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带动上海在集成电路研究领域综合研究实力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建设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围绕集成电路核心关键技术组织研发,培养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急需的高端创新型人才,提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进入纳米尺度,工艺难度与成本激增,硅集成电路的可持续发展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实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满足人类对“智能制造、智能生活”的追求,人类开始探索多功能集成的混合集成技术
在上海建立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将着力开发下一代高迁移率材料与器件、新型发光与显示材料与器件,以及传感材料与器件,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在新型信息材料与器件领域加快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进程
复旦计划,该中心通过5-10年的建设,建设成为全球微电子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的创新功能性平台,成为上海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逐步形成脑与类脑智能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启动“脑与类脑智能基础转化应用研究”上海市级科技重大专项,正在建设三个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张江国际脑库、国家级脑疾病中心(华山西院)
面向类脑智能在医疗、物流、电网、机器人等重点产业示范创新应用,持续推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创新成果
启动了长三角智网赋能工程(W计划),正在策划上海三元空间群体智能市级重大专项
推动成立“上海人工智能算法研究院”实现从算法、方案到应用的人工智能核心原始创新
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充分利用上海在脑科学研究方面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优势,开展类脑人工智能算法、重大脑疾病智能诊断、新药智能研发、类脑智能机器人等研究,同时开发脑信息采集芯片和可嵌入的脑疾病治疗芯片,发展基于脑原理的智能计算芯片
预计到2020年,建立脑科学大数据平台,在解析大脑运作和信息处理机制、设计新型高效的类脑人工智能算法、类脑计算芯片和脑治疗芯片、研究类脑智能计算理论方面取得突破,推动类脑技术在疾病诊断、新药研发、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