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发射场十大发射场(1)肯尼迪航天中心美国最大的载人航天基地,成立于1962年7月,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
其优势是发射场纬度较低,向东发射火箭,可借助地球自转来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助于卫星入轨;附近的海岛还可用作理想的跟踪测量站站址;发射方向面临大海,没有人口密集的忧虑,飞行中的火箭万一出现故障,也不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
肯尼迪航天中心是美国宇航局进行载人与不载人航天器测试、准备和实施发射的最重要场所,从这里进行的航天器发射任务,包括了美国所有向地球同步轨道的发射任务,发射过“阿波罗” 飞船、“天空” 实验室、不载人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以及科学、气象、通信卫星等

(2)西部航天和导弹试验中心成立于1964年5月,曾是空军试验靶场,1979年10月改为现名,是美国最重要的军用航天发射基地,主要用于战略导弹、武器系统试验和各种军用卫星、极轨卫星的发射
其位于美国西部洛杉矶北面的西海岸,占地近400平方千米,场区全为起伏的丘陵
它有跨越太平洋直达夸贾林岛区的8000千米航线,以及十分完善的落点定位系统,主要用于战略导弹武器试验、武器系统作战试验和发射各种军用卫星、极地卫星等

(3)拜科努尔发射地建于1955年,位于哈萨克斯坦拜克努尔市西南288千米处
俄罗斯从1994年开始租赁该发射场,预计租赁期限截止到2050年,是俄罗斯最大的航天器和导弹发射试验基地,其规模相当于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拜科努尔发射场的主要任务是发射载人飞船、卫星、月球探测器和行星探测器,进行各种导弹和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

另外,这里还进行拦截卫星和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的试验
在此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及其它行星探测器,还发射了“东方” 号、“上升” 号、“联盟”号等载人飞船和“礼炮” 号空间站及“能源-暴风雪” 号航天飞机
(4)普列谢茨克基地建于1957年,位于俄罗斯白海以南300千米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区

其早期是洲际导弹的作战基地,从1966年起才使用4种火箭和9座发射台来发射大倾角的侦察、电子情报、导弹预警、通信、气象和雷达校准卫星,其中2/3为军用,是目前世界上发射卫星最多的发射场,发射的次数占世界发射总数的一半以上
(5)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位于甘肃省酒泉以北的戈壁滩上
主要利用“长征” 系列火箭发射大倾角、中低轨道的各种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

这里成功地发射了我国制造的第一枚地地导弹,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并于1970年4月24日,将“东方红一号” 送入地球轨道,继苏、美、法、日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独立上天能力的国家
1999年,“神舟” 试验飞船从这里发射升空,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序幕,中国也继苏、美之后,进入世界载人太空三强国
(6)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位于我国四川省西昌市,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可发射多种新型、大吨位卫星和5种新型、大推力火箭,年发射能力为10~12次

现拥有自成体系、配套完善的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和勤务保障等5 大系统
发射中心自组建以来,先后成功进行了“亚洲一号”、“澳星”、“风云二号” 等50多次国内外卫星的发射
(7)种子岛航天中心位于九州南端的种子岛,是日本应用卫星发射基地,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管理

为满足不同型号火箭的发射需要,自1966年开始相继建造了竹崎、大崎和吉信三个航天发射场
竹崎发射场是专为发射小型火箭建造的,是继鹿儿岛发射场之后在种子岛建设的第一个发射场,于1969年建成投入使用
大崎发射场主要用来发射“N-1”、“N-2” 和“H-1” 液体火箭,于1975年建成投入使用

吉信发射场是为满足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H-2”的发射需要,于1986年在大崎发射场东北方向约1千米处新建的,日本大多数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都在此发射,是日本最大的航天发射场,也是世界上主要的航天器发射场之一
(8)库鲁发射场位于南美州北部法属圭亚那中部的库鲁地区,于1971年建成,是目前法国唯一的航天发射场,也是欧空局(ESA)开展航天活动的主要场所
由于发射场的纬度低,相同发射方位角的轨道倾角小,因而远地点变轨所需要的能量小,可以相应地增加向地球同步轨道上发射有效载荷的重量

曾有专家做过计算,就同一种运载火箭而言,在库鲁发射比在拜科努尔发射的运载量可高70%,在库鲁发射场发射同等重量的有效载荷要比在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发射时远地点发动机能量节省约20%,库鲁发射场被公认为世界最佳的火箭发射地点
库鲁发射场以发射“阿丽亚娜” 运载火箭而闻名,迄今该系列火箭发射成功率已达90%以上,发射场主要用于科学卫星、应用卫星等各类空间飞行器的测试发射等,是世界上承揽商业航天发射最多的发射中心,近200枚运载火箭从这里点火升空,已将250余颗不同型号的卫星送入太空
(9)圣马科发射场位于非洲东部,距肯尼亚福莫萨湾海岸约5千米的海上,由罗马大学航空与航天研究中心筹建并管理使用,是世界上最早的海上发射场
发射场由2个海上平台组成,一个用作发射台,另一个用作发射控制指挥所
这里比库鲁发射场更靠近赤道,发射赤道轨道卫星,卫星无需作大的轨道修正
1967年4月,该发射场投入使用,用美国的“侦察兵” 运载火箭发射卫星
海上发射场与陆上发射场不同,发射台的台柱完全固定在汪洋大海的大陆架上,台面露出水面,类似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卫星和火箭通过大型舰船运输,再安装在发射架上实施发射
(10)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印度的导弹试验和卫星发射场,位于印度南部东海岸的斯里哈里科塔岛,1979年正式投入使用
1980年7月18日,印度用自制的火箭成功发射人造卫星,成为世界上第7个自行发射卫星的国家
发射场拥有发射各种卫星的大型运载火箭的试验、组装和发射设施,拥有跟踪、测量各种卫星的测控站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还在此建设了固体推进器工厂,为大型运载火箭生产固体发动机
经过近40年的建设,该中心已成为印度最大的航天城和航天器发射中心,实现了印度近年来运载火箭技术上的一次次飞跃,印度卫星运载火箭、极地轨道运载火箭和地球同步轨道运载火箭都从这里点火升空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