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学会发展历史

莱布尼茨学会发展历史德国非大学研究的历史比莱布尼茨协会的历史要远得多

1652年,利奥波第那(Leopoldina)成立,1700年,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兹在柏林发起成立了科学学会(Society of Sciences),后来成为科学院(Academy of Sciences)

随着威廉皇帝学会(Kaiser Wilhelm Society)的成立,这些发展达到了第一个高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盟军对德国实行了联邦制,德国拥有强大的联邦州,控制着自己的文化事务、教育和科学

在经历了国家社会主义之后,他们想避开一个全能的中央政府

然而,一些研究机构会使任何一个联邦大陆的融资能力不堪重负

因此,甚至在联邦共和国成立之前,1949年3月在科尼格斯坦举行的西德联邦会议上就签署了《科尼格斯坦协定》(Königstein Agreement)

在这项协议中,他们承诺,如果大型研究机构的财政需求超过一个联邦土地的财力,它们将联合资助具有超区域重要性的大型研究机构

蓝名单20年后的1969年,《德国基本法》(German Basic Law)扩大到包括第91b条,赋予联邦和州政府在具有超区域重要性和国家科学利益的研究项目上合作的宪法权利

1977年,经过300多个机构的密集谈判,确定了46个联合供资项目,并印在彩色纸上的清单中:蓝名单(Blue List)诞生了

始终受到审查从1979年起,科学理事会定期对蓝名单机构进行评估,以保证高标准的科学业绩,并能够使它们走上早期有针对性发展的轨道

在最初获得资助的46个机构中,到1989年,有5个机构从联合供资中撤出,另有6个机构被增加

在蓝名单下,联邦和州政府创造了一种工具,使它们能够迅速和灵活地应对科学和科学政策提出的新要求,但处理起来并不容易:例如,1977年(46)至1989年(47)之间,资助的机构总数几乎没有变化

蓝名单的总支出有限,这一事实导致了所谓的"综合"原则:资助新成员的唯一办法就是将一名老成员从蓝名单中除名

德国统一1990年德国统一使联邦和州政府联合筹资发生了重大变化

《统一条约》(Unification Treaty)第38条规定将原民主德国的科学和研究格局纳入西德制度

东德科学格局的改革意味着"蓝名单"机构的数量几乎翻了一番

机构总数从1989年的47个增加到1992年的81个,雇员人数从大约5000人增加到9000人

在成功通过科学理事会的评估后,所有34个新成员都被接纳

新来者改变了蓝名单的形象,将学术重点转向自然、技术、农业、生命和空间科学

莱布尼茨协会1990年,各机构组成了"蓝名单伙伴关系(Blue List Partnership)",主要目的是跨机构管理

四年后,大会决定设立一个政策委员会,根据科学理事会的建议讨论"蓝名单"的未来和自我形象

该委员会的工作导致1995年成立了"蓝名单科学协会(Blue List Science Association)"

1997年,WBL将自己改名为"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科学协会(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Science Association)"(WGL),这个名称在今天很少使用,而且只在正式场合使用

它现在通常被称为莱布尼茨协会

虽然这些机构本身仍然是自治实体,但其自组织的目标包括更密切的学术合作(如莱布尼茨研究联盟Leibniz Research Alliances和莱布尼茨网络Leibniz Networks)、定期交流信息和经验、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的合作及其在政治领域的外部代表性,以及与公众的关系

为此,莱布尼茨协会最初在波恩设立了总部

2006年,设立了欧盟事务布鲁塞尔办事处,并设立了柏林办事处

2010年选举了第一位全职总统,2012年,波恩办事处关闭,总部迁往柏林中心

早在1998年,为了进一步巩固结构,设立了一个由外部成员组成的参议院,作为一个监督和咨询机构,由联邦和州政府的代表、公众人物、科学家和科学组织的代表组成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