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简介山东农业大学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有26人,其中泰山学者1人,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12人,讲师1人,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2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22人,占85%
实验室立足山东山地丘陵区,面向北方土石山区,针对山东省与国家的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实际需求,结合区域特点和学科优势,以鲁中南及鲁东山地丘陵水蚀区和黄泛平原风沙区两大生态系统为对象,以解决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科学和实践中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为宗旨,重点在山地丘陵区水土流失与生态修复、农业面源污染与生物控制和区域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三个方向,融合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开展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应用基础和关键技术研究
已在北方土石山区的水土流失过程与机制、生态退化机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土壤面源污染机理与控制技术、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标志性的成果,形成鲜明的区域特色和优势,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实验室在近5年来,获得省部级奖励12项,发明专利1项,专有权技术(品种审定)2项
在国家级学术刊物和国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80篇,其中SCI收录55篇,EI收录8篇,出版专著15部
主持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等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领域研究项目70项,经费共计2457万元
其中,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或专题19项,经费780万元;省部级科技项目42项,经费995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5项,经费346万元;省科学基金8项,经费42万元
近年来,实验室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情况良好,共进行技术开发和服务项目17项,经费318万元
其中,技术开发项目4项,经费48万元,占总费用的15.1%;技术服务13项,经费270万元,占总费用的84.9%
实验室已具备良好研究基础和开放条件
近年来对本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累计1290万元,其中2006投入260万元,2007投入600万元,2008投入300万元,2009年投入100万元,2010年投入20万元,2011年投入30万元
主要用于仪器设备购置,研究基地与设施建设和实验室运行管理
实验室面积1510m2,主要仪器设备总额已达1290万元
主要仪器设备有人工模拟降雨系统(包括径流场水土流失自动监测仪、薄层水流流速测量仪、径流泥沙测试仪)、野外便携式人工降雨器及径流小区测试系统、TDR土壤水分测定仪、土壤饱和入渗仪、全自动微型气象站、数字化仪年轮分析系统、树木液流检测系统、Licor-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植物冠层结构分析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数据分析设备、凯氏定氮仪、火焰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等
已有仪器能够进行水土流失过程与规律模拟及野外测试,土壤生态、植物生理生态、环境污染控制与环境监测评价等野外观测与室内测试、化验和分析
为今后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领域的研究再上台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另外,该实验室与校内其他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重点实验室进行密切合作和交叉融合,实现仪器设备等资源共享
包括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微生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森林生态实验室、农业生态实验室、环境科学实验室、农业气象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土壤与植物营养实验室、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室等
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领域应用基础和关键技术的创新性和系统性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主要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