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学位点 化学学院的学科设置涉及理、工、农三个学科门类,覆盖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植物保护三个一级学科
学院现有博士、硕士学位点:1.博士学位授予权点:化学一级学科、农药学2.硕士学位授予权点:(1)化学一级学科(含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农药学(3)应用化学(4)化学课程与教学论(5)教育硕士(化学)(专业学位)(6)农业推广(专业学位)(7)化学工程(专业学位)有机化学和农药学该学科群的创始人是已故著名有机磷化学家张景龄教授
有机化学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早在1978年就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0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并在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在有机化学学科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农药学学科,并在1993年获得农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该学科群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2007年农药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有机化学学科研究方向:(1)有机合成化学;(2)金属有机化学;(3)生物有机化学;(4)有机超分子化学
农药学学科研究方向:(1)新农药的生物合理设计;(2)仿生农药及其化学生物学;(3)农药生物化学
该学科有教授11人、副教授7人、讲师5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22人
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化工学部委员1名、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3名
获得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如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
在JACS、Angew Chem.、Org. Lett.、J. Org. Chem.、Chem. Commun.、Organometallics、J. Agric. Food Chem.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其中近三年在JACS、Angew Chem.上发表论文8篇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于199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被评为湖北省特色优势学科领域
该学科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1)分子模拟与设计;(2)催化化学;(3)电化学;该学科有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2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9人,其中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2名
近年来在高精度的从头算自洽反应场理论方法和电子相关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环境和能源材料的纳米结构裁剪及其性能研究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国内外同行认可的成绩
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如973前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项目,湖北省创新团队项目等)
在Adv. Mater.、Chem. Eur. J.、Chem. Commun.、Environ. Sci. Technol. 、J. Phys. Chem.、Appl. Catal. Environ.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是该校的传统优势重点发展学科之一,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依托该校分析化学专业的技术力量和设施,设有湖北省计量认证的“分析测试中心”以及湖北省科技厅立项建设的“农药残留及食品安全基础研究平台”
研究方向:(1)质谱分析;(2)核磁共振波谱分析;(3)色谱分析;(4)电化学分析;(5)光谱分析;(6)化学计量学
该学科有教授2人、副教授7人、讲师3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11人
近年来在生物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电分析化学以及高选择性和生物相容性新型分离介质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武汉市晨光计划等支持
在Anal.Chem., Anal. Chim. Acta, Analyst, Advanced Material等国际期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论文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也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1978年就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至今已经培养了120多名硕士毕业生
研究方向包括:(1)生物无机化学;(2)无机材料化学;(3)功能配位化学
该学科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11人
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
近年来围绕生物无机化学、功能配位化学和无机材料化学三个方面开展深入系统研究,取得了具有特色的国内外同行认可的研究成果
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等资助
在JACS、Angew. Chem.、Inorg. Chem.、Dalton Trans.、Coord. Chem. Rev.、Biochemistry、Biomaterials 、J. Biol. Inorg. Chem.、Crystal Growth & Design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批论文
应用化学应用化学学科是该校重点建设的学科方向之一
目前有应用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两个硕士学位点
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天然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和环境材料等绿色化工研究是本学科发展的重点
研究方向包括:(1)高分子材料;(2)化工能源与环境;(3)精细化工
该学科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9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6人,其中日本JSPS归国留学人员2人
获得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等)
近三年与企业合作研究的科研项目达40多项
在J. Phys. Chem. B.,Polymer,J Polym. Sci.,Polymer Reviews.,Ind. Eng. Chem. Res.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批论文
化学教育作为师范院校的特色学科,该院化学教育学科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
该学科具有课程与教学论(化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教育硕士(化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中学化学教学论;(2)化学教材分析;(3)中学化学实验研究;(4)化学教学诊断学;(5)奥林匹克化学竞赛研究;(6)中学化学学习心理与学习辅导等
该学科目前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
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王后雄教授在全国中学化学教育领域有极广泛的影响,目前兼任《中学化学教与学》编委、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和十多个省市的特聘教育专家,并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教育改革“十佳”教师、“湖北省优秀教师”、“湖北省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等称号,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