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年度报告一、2013年工作概述仪器与电子学院自2013年9月成立以来,以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为目标,创新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院务工作方面,学院成立了院务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授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第四届)等,完成了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管理部主任、副主任的选聘工作;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文件,如:《仪器与电子学院发展规划》、《仪器与电子学院成果与奖励条例》、《仪器与电子学院职称评审与量化考核办法》、《2.5+1.5本科特色教学创新培养方案》
党建工作方面,完成院党总支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重新调整了学院教工支部、学生支部机构,充分兼顾学科、专业、基层学术组织的关联性,发挥研究生本科生之间的“传帮带”作用,完成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系列相关活动和工作内容,成功申请基层组织工作立项工作1项、支部组织活动立项工作3项
二、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一)强化了学科师资队伍:1、引进2名“985”高校博士及1名国外博士;2、新增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名;3、晋升教授2名、副教授2名
(二)学科平台建设:1、完成“仪器科学与技术”山西省优势重点学科的前期建设工作;2、完成“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中央支持地方前期建设工作;3、完成“十一五”国防特色学科建设工作;4、新增山西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经费300万元,学科建设经费131万元,“131”人才经费720万元,山西省协同创新基地建设经费100万元(共1251万元);创新工作:1、新增“微米纳米技术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1个;2、新增“新型仪器仪表技术山西省协同创新基地”1个
(三)科研学术成果丰硕:1、申报成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23项,973前期专项2项,863计划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2项;2、获国防科工局技术发明二等奖、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技术发明三等奖各1项;3、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3篇;4、发明专利授权24项;5、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参与了教育部第三轮(2010-2012)评估,分别名列第8和33名
(四)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1、承办了国际测试技术年会(北京),参加了学术活动35人次;2、应邀参加了“第五届全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院长论坛,并做了特邀报告;3、邀请了国家基金委机械学科和信息学科相关负责人做学术报告;4、派出国外访问学者2名;5、分批次组织学科管理部、学科带头人赴清华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学科与工作交流
6、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对中北大学在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做出的贡献授匾
三、教学工作1、新增“山西省测试技术及仪器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2、获得“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3、新增“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4、新增校级教材立项3项,校级重点教学改革立项3项;5、我院教师获得第四届兵工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
创新工作:1、在《3+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2.5+1.5人才培养模式》:采用2.5年的时间完成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利用1.5年的时间完成实践环节的培训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成立了3类本科生创新实验室(MEMS/传感器设计及应用实验室、信号采集与处理类实验室、测控系统类实验室)、4个基础实验室(传感器原理实验室、综合设计与仿真实验室、光电技术实验室、半导体特性参数测试实验室)
3、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重点确立了与国家航天飞控中心、航天一院第14研究所、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兵器201所和208所、中电集团第二研究所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四、学生工作1、修订仪器与电子学院学生工作各项规章制度;2、编写了《仪器与电子学院2013届毕业生就业分析报告》
3、针对2013级新生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系列团体活动4场(共计36个班次);4、针对不同年级集中开展了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共计64场;5、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共计6场;6、承办了全校5.25心理剧汇演,组织了26次院级、班级心理教育活动;7、承办“生活季微视频”大赛等多项文化育人工作共计26场;8、选树典型,开展充分发挥榜样教育引导作用的活动共计32场;创新工作:1、2013年我院学生申请院基金60余项,校基金14项;2、依托创新实验室组织学生各类活动,并获奖: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4项,山西省一等奖7项,山西省二等奖2项;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全国二等奖1项;参加“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获得华北赛区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3项;参加“大学生物联网”大赛,获得全国优秀奖2项,山西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3、创新就业工作:组织邀请到部分优质企业的HR进行了以面试礼仪等为主题的系列讲座;4、继“青春季”后组织承办“生活季”微视频大赛等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