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历史沿革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历史沿革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的前身是南海学院

2000年8月16日,华南师大与南海区(原南海市)政府签署《华南师范大学与南海市共建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协议书》,始建南海学院

南海学院是一所以公办新机制运作、华南师大的直接二级学院,2001年9月正式招收第一批大专层次的学生

南海校区占地面积3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最大可以容纳7000多名学生

2003年,南海学院开始招收第二批本科层次的学生

2004年6月,华南师范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把南海学院定位为学校三校区(石牌校区、大学城校区、南海校区)之一进行建设,进行校区第一轮改革

同年9月,广东省政府、广东省教育厅在办学性质上明确界定南海校区为公办性质的学校

2005年,广东省教育厅把南海校区从第二批本科招生提升到重点本科招生,招生代码单列

2006年,南海校区与华南师范大学用统一招生代码招生

2013年4月12日,学校正式启动南海校区第二轮综合改革

根据一校三区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按照“创新管理、强化特色、国际合作、服务地方”的总体要求,在南海校区新组建四个本科学院,分别是国际商学院、城市文化学院、软件学院和职业教育学院;同时,保留南海学院至2016年最后一届专科学生毕业;本着“精简、务实、高效”的原则,按照“学校职能部处直线指挥为主,校区属地管理主要负责协调”的要求,重新设置南海校区的组织架构,设立南海校区管理委员会、成立综合管理办公室、人事管理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财务管理办公室、科研管理办公室、安防保卫办公室、后勤管理办公室等八个职能办公室

2014年,学校以南海校区为载体,与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搭建了学生出国留学、留学生回国、国际生来华留学以及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同年,校区国际商学院获教育部批准与阿伯丁大学合作开设房地产金融(3+2)本硕连读专业,该专业将于2015年在计划内招收80名学生

2018年11月,学校在南海校区成立国际联合学院

国际联合学院负责统筹南海校区的国际化办学与产学研合作工作,以“国际化、新工科与交叉学科、研究型”为引领,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类新工科与经济学、管理类学科的交叉学科专业

自新学院成以来,先后与英国阿伯丁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法国尼斯大学、法国图尔大学等国外名校开展强强合作,同时积极与外方高校加快推进向教育部申办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深入开展本科、研究生层次联合培养

今后,还将根据区域发展需求,组建创新发展研究院

2019年7月6日,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与华南师范大学签署四方共建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协议,据协议,四方将围绕广东省高等教育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和“冲补强”提升计划建设目标,紧扣佛山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华南师大南海校区现有办学基础上,建设服务佛山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工科和交叉学科专业,推动南海校区“国际化、新工科、交叉学科、研究型”办学新发展,把南海校区办成具有全球视野、扎根地方的国际化校区和产学研合作示范区

南海校区现有城市文化学院、国际商学院、软件学院、职业教育学院、国际联合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共有3个研究生专业和19个普通全日制本科专业,本校区重点培养国际化、新工科、交叉学科、研究型人才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