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科研成果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于2000年至2020年间累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项
奖项项目第一作者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基于液体活检和 组学平台的肝癌诊断新技术和个体化治疗新策略 周俭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内镜微创治疗食管疾病技术体系的创建与推广周平红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外科术式改变脑血流的基础与临床创新毛颖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了解青光眼 战胜青光眼孙兴怀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枢神经系统重大疾病CT/MRI关键技术的创新与临床应用耿道颖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秦新裕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专家答疑 腰间盘突出症董健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脑组织修复重建和细胞示踪技术及转化应用 朱剑虹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人脑动态建模、定位与功能保护新技术及其在神经导航中的应用宋志坚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新策略及关键机制 樊嘉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新型可降解涂层冠脉药物洗脱支架的研制葛均波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肝癌转移机理的新发现及其意义钦伦秀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肾阳虚证的神经内分泌学基础与临床应用沈自尹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建立外科新技术治疗颅内难治部位的病变周良辅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肝癌门静脉癌栓形成机制及多模式综合治疗技术樊嘉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双氯芬酸类解热镇痛药生产新工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陈芬儿200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近视眼手术微型角膜刀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应用褚仁远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转移性人肝癌模型系统的建立及其在肝癌转移研究中的应用汤钊猷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血管内超声和多普勒技术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葛均波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全长膈神经移位与颈7移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顾玉东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耳外科神经功能的保护和重建王正敏200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病毒性心肌炎与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杨英珍200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乳腺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邵志敏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蛋白激酶在阿片类物质介导的信号转导和耐受依赖中的作用马兰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保护效果及免疫策略研究徐志一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重组链激酶(r-SK)研制、开发与临床应用宋后燕参考文献: 2020年8月26日,在第十八届上海医学科技奖上,学院共有15个项目获奖,其中,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4项、成果推广奖2项
第十八届上海医学科技奖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获奖奖项名称获奖机构领衔人员获奖项目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剑民规范化的结直肠癌全过程诊疗体系的建立与推广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赵晨致盲性视网膜变性疾病的机制研究与干预新策略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丁小强急性肾损伤防治理论和技术创新与推广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吕迁洲精细化全天候患者安全合理用药平台的构建与实践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曾蒙苏小和微小肝癌的诊断及其生物学行为的系统影像学研究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楼文晖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董智慧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重度肢体缺血的疗效与机制研究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马昕足踝部复杂畸形的功能矫形技术创新与应用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亮脑胶质瘤分子特征可视化的创新研究及应用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李凯儿童难治性脉管性肿瘤的临床诊治及相关基础研究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水华结核感染免疫诊断分层解决方案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徐秀社区开展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适宜技术推广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春生胸主动脉病变的病程进展早期预警及诊疗规范研究上海医学科技奖成果推广奖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迟放鲁开口型人工耳蜗电极的应用及推广上海医学科技奖成果推广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姜建元基于国人解剖学研究的腰椎退变性疾病诊疗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资料来源: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