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发展历程1951年底成立政治系;1952年下半年成立炮兵系、装甲兵系及函授系;1954年成立战役系;1956年,战史系、化学兵系先后成立
军事学院成为一所既有陆军专业,又有海空军专业;既有军事系、又有政治系;既有速成,又有完成;既有面授,又有函授的全军最高综合性军事学府
这是军事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

全院共有学员系12个,学员累计3125人
还培养了高级兵团战术、合同战术和军兵种战役战术等新中国第一批军事学研究生23人
毛泽东主席曾风趣地说:“孔子三千门徒就是军事学院”

这些学员大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高级干部,是全军的一代栋梁
为了适应军事科学的发展和人民解放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急需训练大批高级、上级干部的新形势,军事学院党委曾多次研究人民解放军军事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问题,并向中央军委提出了建议
1954年7月1日,军事学院向军委请示开办战役系,经党中央批准,战役系招收52名兵团以上高级将领入学,时间为3年,这在我军指挥院校史上是首次

年龄最大者50岁,最小者40岁,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5人、中将军衔22人、少将军衔25人
1957年7月全部通过毕业考试,获得毕业文凭
1956年1月11日上午,毛泽东到南京
下午3时,他在陈毅(时任军委副主席)、谭震林(时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兼书记处第二办公室主任)、罗瑞卿(时任国务院第一办公室主任兼公安部部长)等陪同下,视察了军事学院
刘伯承和陈伯钧向毛泽东等汇报学院情况后,毛泽东亲切接见了院、部、系、教授会的负责同志以及教员,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毛泽东对在场同志说,党中央派刘伯承当军事学院院长是知人善任
希望大家在刘伯承领导下,把军事学院办得更好,把培养训练全军中高级干部的工作做得更出色
1956年,军事学院发展为具有战役、战史、高级速成、高级函授、政治速成、基本、情报、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防化兵等12个系和战史、战役、政治经济、文化外语等50个教授会的综合性军事学府
不仅为全军培养了一批合格的军事指挥人才,还建设了一支具有现代军事知识的教研队伍,编写了一套体现现代条件下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的教材,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制度
1957~1959年,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以军事学院的有关系为基础,分别组建高等军事学院、军事学院和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等学院
高等军事学院设在北京,其任务是:训练全军陆海空军正师职以上现职军事、政治、后勤干部,高级参谋人员及军事理论人员
刘伯承为第一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叶剑英、陈伯钧、李聚奎先后任院长,李志民任政治委员
军事学院仍设在南京,其任务是:培训全军团职及部分师职军事指挥干部
廖汉生、刘浩天、张震先后任院长,钟期光、王平先后任政治委员
海军、空军、炮兵和装甲兵等军兵种指挥院校主要培训本军兵种的团、营职指挥干部
至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形成了高、中级指挥院校教学体系
毕业学员都颁发毕业证书、成绩单和毕业证章:1966年10月起,由于“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破坏,高等军事学院和南京军事学院停止了教学活动
1969年,高等军事学院、南京军事学院和政治学院、后勤学院被撤销,合并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
军事学院建院办学19年,为人民解放军培训一大批干部,为新中国人民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70年8月6日,军政大学在北京成立,黄永胜兼任校长,张秀川任政治委员
主要轮训团以上干部,只进行政治教育,取消了军事课教学
文革后期,1972年5月,中央军委任命萧克为军政大学校长,唐亮为政治委员,开始治理“文化大革命”初期给学校造成的严重破坏,逐步建立起军事、政治、后勤3个系和所属的军事、政治、后勤教研室,恢复了军事、后勤课教学,初步改造了政治教学
1977年12月,中央军委为加强军队中、高级干部培训,决定以军政大学军事系、政治系、后勤系为基础,分别组建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
1985年7月,军政大学改建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1978年1月,军事学院重新成立,萧克任院长兼第一政治委员,段苏权、刘兴元任政治委员
下设训练部、政治部、院务部、研究部和政治、战略、战役、战术、军兵种、外军、科技等教研室及电化教学中心
学员学习分培训、轮训两类
培训班分高级指挥班、指挥班、军事理论班,学制2年
高级指挥班主要招收陆、海、空军军以上军官,培养战役指挥员;指挥班主要招收师职和少量优秀团职指挥员和参谋人员,培养战役战术指挥员和高级参谋人员;军事理论班招收军事指挥员和教员,培养军事理论人才
轮训班学制在1年之内,招收陆海空军军以上指挥员,重点研究战略和战役课题
军事学院的教学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中央军委制定的战略方针为依据,在总结人民解放军作战和建军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外军现代化建设的优秀成果,探讨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指导规律、武装力量建设和作战的组织指挥问题
学员主要学习政治理论、外交政策、战争战略学说、战役学、高级兵团战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等课程
教学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方法以研究为主
军事教学程序为学习理论,研究战例、沙盘,图上、野外作业和首长司令部演习
军事学院重新建立后的7年间,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具有先进军事科学知识的高、中级指挥员和参谋人员,编写了大量战略、战役、战术、政治和科学技术教材
包括为全军编写的战役、战术教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5年3月,中央军委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将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三大学院合并为培养高级指挥人才、高级参谋人才和高级军事理论研究人才的最高军事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1985年12月,邓小平签署《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的命令
军事学院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具有先进军事科学知识的高、中级指挥员和参谋人员,编写了大量战略、战役、战术、政治、科学技术教材,包括为全军编写的战役、战术教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