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建国以降湖南大学1949年8月,湖南省解放后,湖南省立克强学院、湖南省立音乐专科学校、国立师范学院、私立民国大学归并到湖南大学,组成文艺、社会科学、教育、财经、自然科学、工程、农业等7个学院、25个系;12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李达为湖南大学校长
1950年4月,教育学院音乐系和音乐专修科师生调往武汉中原大学,工程学院水利系师生调往武汉大学;8月20日,毛泽东应李达的请求,亲笔题写了三个校名供湖南大学选择
1951年3月,农业学院调出与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组成湖南农学院(今湖南农业大学)

1952年10月,学校工程学院的矿冶系和矿冶研究所调出,与中山大学、广西大学、武汉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的地质、矿冶学科和专业组建成立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11月,工程学院化工系师生调往广州并入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
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湖南大学撤销,在其址上以湖南大学土木系为基础、与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的土木、建筑专业一起组建成立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同时由湖南大学文教院的中文系、外文系、教育系和社科院的历史系、自然科学院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系组建成立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而湖南大学其他学科与专业也相继调出至其他高校
1958年5月,教育部会同城市建设部,将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下放,归湖南省领导;6月,在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的基础上,成立湖南工学院

湖南大学第二院(现文学院)1959年,湖南工学院恢复为湖南大学,增设文、理科,设十二个系,重新确定文、理、工综合性大学发展模式
1960年7月,湖南大学铁道建筑、桥梁与隧道、铁道运输三个系和部分公共课教研室分离出去,另辟校址成立长沙铁道学院(今中南大学)
1962年,湖南大学中文系、生物系并入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

1963年,成为部属重点高校,隶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5月,湘潭电机学院五个专业并入湖南大学
1965年3月,上海机械学院及南京机械制造学校汽车专业师生及有关实验设备调入湖南大学
1966年至1971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学校停止招收新生

1975年5月,学校贯彻上级“学朝农、办分校”的精神,筹办了湖南大学邵阳分校和衡阳分校,举办了内燃机、电工等培训班,后完全交地方政府管理
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并在全国恢复高考招生
1988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12月,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1998年,学校调整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199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湖南财经学院1958年12月,湖南省财政干部学校、湖南省粮食干部学校、湖南省统计干部学校、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干部学校及湖南省商业干部学校等5所财经类干部学校合并,组建成立湖南省财政贸易干部学校,校址为岳麓山下的石佳冲
1960年,在湖南财政贸易干部学校的基础上成立湖南财贸学院,属本科院校,为湖南省属高等学校,并于当年招收了学院首届学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院停止招生

1969年10月,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将学院改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第九大队,后改属湖南省“五七”总校分管
1970年12月,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下达《关于省“五七”总校成立财会训练班的指示》,第九大队依此更名为湖南省财会训练班
1973年3月,湖南省革命委员会财贸办公室决定将湖南省财会训练班改为湖南省财会学校,为中专学校

1978年12月,教育部批示,同意在湖南财会学校的基础上恢复湖南财贸学院,更名为“湖南财经学院”
1979年1月,正式恢复建立湖南财经学院,归属湖南省领导,为省属高等学校
198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湖南财经学院改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与湖南省双重领导,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为主,成为部属高等学校

1986年6月,湖南国际经济管理学院并入湖南财经学院
湖南计算机高等专科学校1979年2月,国家科委批复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组建湖南省计算机专科学校
学校由国家科委出资,湖南省科委承办

校址选在湖南省计算技术研究所附近,即长沙市麓山南路327号
并于当年招收了学校首届大专计算机专业学生
1993年,湖南省政府批准,湖南省计算机专科学校和湖南省计算技术研究所(1972年成立)合并,组建新的湖南计算机高等专科学校,并保留湖南省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名称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