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历史沿革中西大学堂十九世纪末,在义和团运动中,山西仇杀天主教主教、教士130余人,教案特别严重
在处理教案问题中,在山西传教的英国耶稣教浸礼会传教士李提摩太(Richard Timothy)于1901年3月向清廷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与铁帽子王爱新觉罗·奕劻提议,以山西教案赔款50万两白银用于在太原创办一所近代中西大学堂,选拔全省优秀学子入学,学习近代学问,教导有用之学,开导晋省人知识
对此李鸿章、奕劻立即表示赞同并电告巡抚岑春煊遵办

1901年10月,岑春煊派洋务局提调周之骧赴上海与李提摩太面谈此事并议定了创办中西大学堂合同八条
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1902年初,李提摩太偕人来太原拟签订正式合同时,方知晋省已办起了山西大学堂
于是他又建议岑春煊将山西大学堂与他拟创办的中西大学堂归并办理

山西大学堂原来部分改为“中学专斋”,总理为谷如墉,总教习为高燮曾;拟办中西学堂改为“西学专斋”,总理为李提摩太,总教习为敦崇礼
1902年6月7日(光绪二十八年五月初二日),由山西司道及绅士等与李提摩太及拟聘之西学专斋总教习敦崇礼签字,巡抚盖章立案,呈报光绪皇帝朱批
由此山西大学堂就成为了中西共为一体的一所新式学堂,山西大学堂与稍早开办的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一起成为中国最早开办的三所近代国立大学

1902年6月26日(农历五月二十一日),西学专斋正式开学,巡抚岑春煊和省城重要官绅都出席了开学典礼
为解决校舍不足,巡抚岑春煊专令拔贡院附近皇华馆学台衙门西院作为西学专斋办公、上课和教习宿舍之用
西斋的总管理和学生膳食住宿等一切行政事务由中斋所设提调和舍堂监督统一管理,只教学相对独立

西学专斋初办时只设有预科,教习多为外籍人,教学内容和方法基本上与英国学校相同
开设的课程一般是近代学科,有英语、数学、文学、法律、物理、化学、采矿、格致、西洋史、世界史、体操、图画等,并开有物理和化学实验课
为解决西斋教材不足的问题,李提摩太等还曾于1902年至1908年在上海开设了山西大学堂高译书院,此为中国第一所大学译书院

翻译出版了各种高等、中等和师范学校教材和名著,为引进和传播西方先进科技知识和学术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
1906年,经过一定发展,西斋开办了法律、矿学和格致三个专门科
1908年,西斋又开办了工程科

西斋学生毕业也同中斋学生同时于省城进行统一毕业考试,考试及格,一律称为“举人”,各专科毕业生,经过进京应试,及格后授予“进士”
此外,省府还拨专款,前后从西斋选派了优秀毕业生50余名赴英国留学,学习铁路、采矿、机械等工程科目,这些学生学成归国后为山西省开发矿产、兴办工业及发展该校工科做出了一定贡献
1910年,山西大学堂已开办近10年,省出经费50万商银已付清,根据“合同”规定,西学专斋应归还山西自办
是年11月上旬,李提摩太来并办理了有关移交手续,西斋教习也大部分按合同解聘离晋
山西大学工学院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教育法令
遵照新的规章,山西大学堂改名为山西大学校,监督改称为校长,中学专斋与西学专斋的建制也同时取消
设立了预科和本科,预科分为一、二两部,一部为文法科,二部为理工科,均修业三年,本科分文法工三科
1918年7月,山西大学校列入国立范围,被称为国立第三大学
直至此时,全国公立(官立)大学仍只有北京大学、北洋大学和山西大学三所,并规定凡是山西大学本科毕业生,以其所学任事三年,或曾任校长及教员满三年者可参加参议员选举
直到1922年重新颁布学制,全国大学才逐步增多
1931年,国立山西大学改名为山西大学,学校工科改建为工学院
抗日战争期间,曾迁至晋南、陕西三原、秋林等地
1937年,被迫停办
1939年,复校
太原工学院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撤销山西大学建制,其工学院(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土木工程、化工工程4个系)独立建院定名为太原工学院,在1954年至1958年期间隶属于中央高教部
1962年,山西水利学院、山西化工学院并入
太原工学院开始培养研究生
1978年,学校恢复招收研究生制度
1981年,山西煤炭化学工业大学并入
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太原工学院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太原工业大学1984年,太原工学院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
1984年至1995年,由原来的6系1部的单一工科院校变成了一所拥有14个系、4个中心、8个研究所的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工业大学
1986年,太原工业大学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合并山西矿业学院,更名为太原理工大学,同年跻身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2000年,山西省纺织工业学校并入太原理工大学,后发展成为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学院和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同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0-2012年,太原理工大学先后组建、成立了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学院、软件学院
2014年9月29日,太原理工大学明向校区全面投入使用
2016年9月,学校入选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试点院校
12月,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7年6月,学校首次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9月,学校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11月,荣膺首批“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12月,学校和山西医科大学举行医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共同建立医工科技产业结合共同体和两校科技利益共同体,设立医工联合创新研究院
2018年3月,山西省体育局、太原理工大学、右玉县和玉龙马业的四方合作,共同建设太原理工大学马术学院
8月,学校与清华大学签署深化合作协议
2019年8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11月,学校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2月,成立太原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研究院
2020年1月,学校成为2020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地方高校新建基地
1月17日,太原理工大学与吕梁市人民政府校市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太原理工大学吕梁产业技术研究院同步揭牌
3月18日,太原理工大学成为教育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高校
4月,太原理工大学霍州智能再制造研究院揭牌成立
7月,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
8月,太原理工大学与10家省属国有企业、4家军工企业和民参军企业、6家民营企业签署合作共建研究院协议,20个研究院签约揭牌
9月21日,太原理工大学本科生院、求实学院、宗复学院揭牌仪式在明向校区举行
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8月8日,太原理工大学与康命源(贵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建康命源新材料研究院
8月23日,太原理工大学与大同市签署航空航天领域产教研融合等战略合作协议
10月16日,太原理工大学被教育部选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10月22日,太原理工大学六味斋食品研究院正式揭牌
11月10日,太原理工大学9门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11月17日,太原理工大学15个专业进入2020年山西省“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2月6日,太原理工大学与阳城县人民政府签署绿色开采及煤层气综合利用研究院共建协议
12月8日,太原理工大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意拳发展论坛暨“太行精武”形意拳传习中心举行
12月17日,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行政立法基地成立
12月21日,太原理工大学与浙江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2月14日,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2年启用菜鸟无人车送快递,无接触送快递,保障师生快递服务
8月,发起成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合创新中心
12月15日下午,学校在明向校区鹏飞会堂召开学部启动会,理学部、信息与电气学部、材料与化工学部、机械与航空学部、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部、土木与环境学部、人文社科学部、医药与生命科学学部正式成立
2023年5月6日,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生态学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