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基地从50年代开始,在农村建立各种试验、示范基点,开展科学研究,推广农业技术
1954年派出4个工作组,分赴陕北、永寿、灵武、周至县农村蹲点
1958至1963年,每年派出的工作组增至40个,在全省的31个县、市共设各类基点60个
1965年,设置基点48个,重点抓了16个综合样板和6个综合基点建设,参加的科技人员219人,占全院科技干部的54%
1970年,按照陕西省革委会的意见,全院组织一半以上科技人员,在全省8个地(市)、75个县、100个生产大队建立农村科学实验基点,号称“百队蹲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科学实验基点逐步转向多学科、多专业联合攻关,科研、推广、生产相结合的综合基地和专业基地建设
“七五”期间,根据省政府“分区治理、分类指导”的方针,先后在全省5个生态类型区建立以丘陵沟壑区治理为中心的米脂实验基地,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中心的洛川实验基地,以旱地农业研究为中心的合阳实验基地和永寿实验基地,以粮棉生产和棉田间套为中心的大荔实验基地,以瘦肉型猪和经济林发展为中心的洛南实验基地,以蚕桑技术研究为中心的石泉实验基地等8个实验基地
经过几年努力,各基地完成了计划任务,为不同类型区综合治理和脱贫致富做出了样板
米脂县泉家沟实验基地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入手,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与“六五”相比,人均基本农田由1.62亩增至1.96亩,粮食单产由174.5公斤增至241.5公斤,人均占有粮食由504公斤增至631.8公斤
人均纯收入由289元增至521元
合阳甘井实验基地,通过以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为中心的旱地耕作方法研究,以增加肥料投入为基础的土壤培肥及施肥技术研究,以及覆盖栽培新技术研究,探索以磷促根,以肥调水理论,小麦亩产由1980年的50公斤提高到1989年的200公斤,获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八五”期间,在调整、巩固原基地的基础上,建立了7个农村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和5个专业科学实验基地
综合基地包括黄土高原米脂实验基地、渭北高原宜君实验基地、渭北旱原合阳实验基地、关中西部宝鸡实验基地,关中中部兴平实验基地,关中东部渭南实验基地,秦巴山区洛南实验基地
专业基地包括洛川果树、永寿油菜、大荔棉花、石泉蚕桑和秦都区蔬菜基地
几年来,在科技人员努力下,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渭南新市基地,重点开发推广以吨粮田、双千田为主要内容的立体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粮食增长23.6%,多种经营产值增长35%
大荔埝桥基地科学种棉的经验在全县推广,基地乡和全县皮棉单产分别达到96公斤和70公斤,生产投资分别降低24.7%和14.3%,棉花收入分别占农业总收入的53.5%和25%
永寿监军镇基地建立的千亩油菜示范样板经验在渭北推广,三年累计83万亩,单产较对照增产41.7%,增产油菜籽2242万公斤
各基地还针对当地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192项,其中获科技成果奖励48项
1995至1996年,配合农村科学实验基地建设,先后在全省不同生态区建立了米脂区域治理试验站,宝鸡粮食优质高产试验站和石泉蚕桑试验站
1996至1998年的基地建设,在“八五”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了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围绕主导产业,不断开发新产业,取得了重大进展
扶风基点在发展高效果菜产业中,相继开发出“吨粮万菜五千元田”、“两粮一瓜一菜七千元田”和“一粮一瓜两菜万元田”的高效种植模式,在全省累计示范推广1000余亩
其中扶风示范400余亩,平均亩收入6000余元,为关中灌区发展高效农业树立了样板
合阳基点立足渭北资源优势,利用果树废枝试栽香菇获得成功,1998年在合阳甘井推广栽培30万袋,出菇率达90%以上,实现产值150万元,为渭北旱原开发后续新兴产业创出了一条新路
秦都基点围绕城郊高效农业开发,摸索出的工厂化蔬菜生产模式,宝鸡基点围绕农业综合开发,总结出的“增粮、壮果、兴菜”综合发展模式,都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七五”以来,基地累计推广实用技术248项,推广新品种86个,建立各类示范田(园)308万亩,辐射带动面积4800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8.1亿元
六、科研队伍西北农科所创建初期,有职工51人,其中科技人员44人
1958年组建农科分院时,有职工318人,其中科技人员160人
1978年,全院有各类科技人员595人,其中研究人员445人,科研辅助人员135人,科研管理人员15人
至1998年,全院有职工1424人,其中科技人员748人
在科技人员中,高级职称200名,占26.7%;中青年668名,占89.3%;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8名;国家、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7名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