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学院经历经过50多年的发展建设,该院已发展成为黑龙江省东南部专业设施齐全、人才济济、对外开放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
1991年(八五)以来,承担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195项,其中国家“863”项目3项,国家成果转化资金及自然基金等项目11项
与美国、俄罗斯、日本、朝鲜、韩国等十多个国家的大专院校保持科技合作与交流,承担国际合作专项12项
1978年以来,获各级成果奖励169项,“水稻育苗壮秧剂的研制与推广应用”获得了“省长特别奖”,《中国蜜粉源植物》获第33届国际蜜蜂大会金奖,“抗寒优质耐贮李新品种牡丰李选育与推广”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2年(六五)以来,共审定各类作物品种56个,其中水稻:牡丹江19、牡丹江26、牡丹江28;玉米:牡单9、牡单10;果树:龙冠苹果、金香水梨、矮甜李、牡红杏、寒丰黑穗醋栗;晒烟:龙烟三号、龙烟六号等品种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作物新品种、自主研制的各种农化产品在全省和全国适宜区域累计推广面积达5亿多亩,科研成果累计创社会效益200多亿元,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