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芝军事学院历史沿革

伏龙芝军事学院历史沿革学院初建于1918年12月8日,当时苏联革命成功后立即面临着白俄反动力量的反扑和外国军事力量的干涉

由于当时的红军大部分指战员都是未受过军事训练的革命者,十分缺乏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军官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最高统率部决定在莫斯科成立自己的革命军校,培养政治合格、军事过硬的苏维埃军事干部

就这样,工农红军军事学院成立了

在这一时期,工农红军军事学院的毕业生成为了红军的骨干力量,表现十分出色,对肃清白俄反动势力和战胜外国干涉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中最著名的学员有恰帕耶夫(夏伯阳)和切韦列夫

1924年4月至1925年1月,著名的苏联军事家伏龙芝元帅担任了工农红军军事学院院长,在其任职其间,伏龙芝元帅对学院的教学、科研和党政工作进行过许多重大的改革,为表彰其对学院建设作出的突出贡献,1925年11月,在他逝世后,全体师生为纪念这位红军杰出的统帅和理论家,经最高统率部批准改名的请示后,工农红军军事学院正式被命名为伏龙芝军事学院

其后的几十年里,伏龙芝军事学院为苏联武装力量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它的毕业生成为了苏联军队的中坚力量,在战争和和平年代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伏龙芝军事学院也成为世界上最有盛誉的著名军校之一

毕业于合成军队学院及前身伏龙芝军事学院的著名将领很多,前苏联元帅朱可夫、崔可夫、格列奇科、沃罗诺夫、比留佐夫等均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军事家

合成军队学院与我军的关系也很密切,我军著名的刘伯承元帅、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原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等都曾到伏龙芝学院留学深造

从1997年年起,我军逐步扩大与俄军的军事交流,逐年向该院选派军事留学生

该学院主要培养团至军级的、具有广泛知识的合成军队指挥员

学员入学条件极为苛刻,必须毕业于诸兵种合成军队高级指挥学校,担任过2年以上营级指挥官职务,具有分队指挥的实践经验,具有良好的战斗素养,年龄在38岁以下,军衔为大尉或少校

招生办法是领导推荐、逐个审查、择优录取

统考科目为俄语、数学、物理、文学、战术、技术装备等

在俄罗斯武装力量合成军队学院走过的83年的历程中,当红军总参军事学院成立后,它才改为只培养中级指挥和参谋人员

尽管如此,它一直招收的是苏联陆军中受过高等军事教育的营以上军官,然后将它的毕业生输送到部队担任师、团级指挥岗位和参谋职务

在前苏联时期,伏龙芝军事学院被称为苏军指挥军官的摇篮,为社会主义苏联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军官

而且,无论过去和现在,它都是前苏军和今天俄军的军事科学研究中心之一,主要担负合同战斗和集团军战役研究任务

因此,它的影响力不仅是部队指挥官方面,更主要的是它的军事思维影响力方面

一方面,它通过大量的对抗性教学,使学员在具备相当军事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指挥方面的素质;另一方面,它的科研环境和教员的理论素质对学员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使他们在“伏龙芝学院”军事思维的指引下,终生受益

我国的学员到该校后,竟然发现俄军中的许多第一线的军长都愿意到这儿任教当教员,可见这里的“影响力”和“受益力”

国内战争结束后,学院列教学、科研和党政工作进行了调整

在完成这项任务中,1924年4月-1925年1月任该院院长的M.B.伏龙芝发挥了直大作用

在他的领导下,健全了学院体制,改革了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废弃了不必要的科目

重视了野外作业,发展了军事科学研究工作,活跃了军事科学协会和研究生班(1924年1月成立)的活动

随着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炮兵和航空兵的发展,学院面临着为团至军级培养具有广泛知识的话兵种合成军队指挥员的任务

为此,成立了摩托化和机械化、空军和战斗训练等教研室

1931年,在战役学教研室基础上成立了战役学系,培训集团军级至方面军级的指挥、参谋干部

1931-1932学年度,学院不仅招收了诸兵种合成军队指挥员,而且接收次了炮兵、坦克兵、航空兵等学员

二战前夕和战争初期,学员和教员人数增加了

当时十分重视研究西班牙战争、哈桑湖地域和哈拉欣河作战以及苏芬战争的经验,提高了野外作业的地位,学员参加实兵演习也更为经常

苏德战争开始后,学院缩短了学制,同时积极参加建立莫斯科防区

教员们参加了首都民兵部队和歼击队的培训

仅1941年就为作战部队输送军官约3千名,而在整个战争年代共向部队输送了1.1万名训练有素的指挥员和参谋人员

他们没有辜负党和政府的信任,其中很多人成了苏联英雄,荣获政府崇高奖赏

不少毕业生和教员在对德国法西斯侵略者作战斗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中有:大将И.P.阿帕纳先科和H.Ф.瓦图京,上将M.П.基尔波诺斯,中将M.Г.叶夫列莫夫,工程兵中将Д.M.卡尔贝舍夫等

战后,学院广泛开展了研究和总结战斗经验的活动,并从开始深入研究军事学术中的新问题

1918年,称工农红军总参学院

1924年,伏龙芝元帅任院长

1925年,学院以伏龙芝的名字命名

1931年开设了坦克和炮兵课程

1939年建立了防空系

1941年,学院迁往塔什干,开设了干部培训速成班

1943年,伏龙芝军事学院从塔什干迁回莫斯科,并重新开发了基本系,学制改为三年

1947年,学院恢复了研究生制度

1992年,学院改名为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

从60年代起,学院就建立了军队指挥自动化教研室,配备了大型电子计算机,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配备了大量微机,为教学训练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70-80年代,学院重新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野外训练能力建立了训练中心和合同战斗训练场;为改善室内训练条件建造了新的教学大楼、教研室楼和实验室楼,楼内的各种专修室和实验室配备了有技术兵器和武器装备实物或模型、电动示教板和显示图,以及放映图表、底片、录像和电影短片的多路放映系统;为进行技术装备学习和军队指挥作业,修建了训练用指挥所,内有部队和兵团装备的指挥车模型和通信工具实物

学院还修建了包括有比赛馆、练习馆、摔跤馆和举重馆等场馆的综合体育设施

学院的图书馆平均每年新添图书20000余册,是俄军中最大的图书馆之一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