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清洁能源研究院研究与合作1、中美碳捕集与封存国际研讨会2009年11月11日上午8时,“2009伯克利-斯坦福-北京·中美碳捕集与封存国际研讨会”在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
来自中美两国的科学家将展开为期两天的热烈讨论,旨在提高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 Storage,简称CCS)方面的知识与信息的双边交流以及中美双方研究人员之间合作项目的合作,从而促进中美双方在碳捕集与存储方面的发展
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碳捕获和碳埋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CCS)在应对这一挑战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一技术在全球还没有大范围的规模化应用,但是不少国家已开始为其推广和应用创造鼓励性政策环境
我国作为煤炭大国和能源消费大国,也在积极鼓励和推动相关研发工作的开展,以期尽快掌握这一关键技术,实现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的脱碳利用
此次研讨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举行的
此次研讨会由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简称LBNL)、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与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由卓智基金(Philomathia Foundation)、斯坦福全球气候与能源项目(Stanford’s Global Climate and Energy Program,简称GCEP)及北京大学工学院和北大清洁能源研究院共同资助
2、“中美生物能源与生物技术研讨会”在北大举行2009年10月24日,由北京大学工学院、北京大学清洁能源研究院、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联合举办的“中美生物能源与生物技术研讨会(China-US Symposium on Bioenergy and Biotechnology)”在中关新园7号楼205会议室举行
与会的美方代表包括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杰出教授、Mascomas 公司总裁和首席科学家 Lee R. Lynd博士,美国科学院院士、能源部和密歇根大学联合植物实验室主任、植物生物学会前主席Michael F. Thomashow博士,美国能源部劳伦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科学家、能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生物基因组学研究室主任Nikos Kyrpides 博士,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助理教授袁戎华博士,美国乔治亚大学杰出教授 Michael WW Adams博士,华盛顿州立大学陈树林教授;中方代表有中国科学院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陈洪章博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彭良才博士,广西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冯家勋教授,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曲音波教授,江苏大学生物能源中心主任孙建中教授和北京大学工学院汤岳琴教授
3、2009年11月16日下午,美国能源部部长、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Steven Chu)访问北京大学
朱棣文先生讲话结束后,北京大学的师生分别进行了有关北大能源问题研究、新能源开发技术、能源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和学生活动介绍的展示
工学院副院长、北大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张东晓首先对北大的清洁能源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作了总体性回顾,并深入介绍了碳捕获与封存技术
4、2009年11月12日,美国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简称LBNL)地球科学部主任Don Depaolo与中国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陈十一教授共同签署了关于“致力于开发安全有效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谅解备忘录
北大工学院、清洁能源研究院与伯克利劳伦斯实验室的合作将包括共同进行“碳捕集与封存的测试”、“确定最佳封存场所的研究”、“发展封存场所的数据模型”等
3、参加科技咨询2011年4月22日至26日,北大工学院常务副院长张东晓教授同其余13名院士专家一起抵达厦门,参加由中组部和国家发改委等12家单位组织开展的科技咨询服务
4、承办“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2011年4月28日,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
中国国家能源局、美国能源部、国内外著名能源企业、国内地方政府及国内知名高校的200多名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盛事
该竞赛由国家能源局、美国能源部联合主办,北京大学承办,企业界参与并提供相关支持
5、2012年5月3日,北京大学清洁能源研究院加入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