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发展历史

博物馆发展历史由于希腊文化的影响,公元前三世纪埃及亚历山大城成立了一所庞大的博物院,以研究学术学识为重心,设立图书馆,并收藏珍贵文物

百余年后,罗马帝国掠夺希腊,所有美术品皆移存到罗马城的宫廷、寺院及王公贵族的家园里,美术品变成贵族私产

中古世纪的欧洲基督教寺院成为保存美术品的场所

十六世纪欧洲航海事业兴起,私人搜集珍物的热潮展开,文艺复兴运动亦激起古物学研究的风气

使博物馆学的领域展开新局面,文物分类法与修护技术相随而起

十七世纪私人收藏家开始公开其珍藏文物供一般民众参观,私人博物馆出现,公共性博物馆相继成立

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间美国各地大兴博物馆事业,亚洲国家中国、印度、日本、韩国亦新兴博物馆事业

二十世纪初叶迄今,现代博物馆管理的方法与观念日趋进步,由静态进入动态,视听设备及新科技皆被应用到新的陈列设计与管理上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建立地跨欧亚非大帝国的军事行动中,把搜集和掠夺来的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稀有古物交给他的教师亚里士多德整理研究,亚里士多德曾利用这些文化遗产进行教学、传播知识

亚历山大去世后,他的部下托勒密·索托建立了新的王朝,继续南征北战,收集来更多的艺术品

公元前三世纪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创建了一座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

这座“缪斯神庙”,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博物馆一词,也就由希腊文的“缪斯”演变而来

与我们今天见到的博物馆不同,缪斯神庙其实是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里面设大厅研究室,陈列天文、医学和文化艺术藏品,学者们聚集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

传说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定律的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以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德都是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的

缪斯神庙这座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在公元5世纪时被毁于战乱

学者黄摩崖认定,按照西方的标准,中国最早的孔庙也是最早的博物馆

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17世纪后期出现

在18世纪,英国有一位内科医生汉斯·斯隆,是个兴趣广泛的收藏家

为了让自己的收藏品能够永远“维持其整体性、不可分散”,他决定把自己将近八万件的藏品捐献给英国王室

王室由此决定成立一座国家博物馆

1753年,大英博物馆建立,它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

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国立中央博物院(今南京博物院),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于1936年6月6日动工建设,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第一座也是当时唯一一座仿照欧美第一流博物馆建馆的现代综合性大型博物馆

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

1974年协会对博物馆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公益性成为它的首要职责

从1977年开始,国际博物馆协会把每年的5月18日确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并且每年都会确定一个主题

还有一种说法:“博物”作为一个词,最早在《山海经》就出现了,它的意思是能辨识多种事物;《尚书》称博识多闻的人为“博物君子”;《汉书·楚元王传赞》中也有“博物洽闻,通达古今”之意

到了19世纪的后半叶,中国模仿日本,把“博物”一词开始作为一门学科的名称,“博物”的内容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知识

“博物”与“馆”连成一个词作为一种文化教育机构的称呼在中国出现得比较晚,仅有一百来年的时间

日语中的“博物”一词来源于英文、法文、德文中通用的museum一词,而这一来源于拉丁文的词又是出于希腊文meusion一词,它的意思是一个专门为供奉希腊神话中掌司诗歌、舞蹈、音乐、美术、科学等活动的九个女神meusin的场所

在古代希腊,另外有一种与现代博物馆性质比较接近的专为保藏宝物的机构,它是一种专门保存版画、珠宝、王室的旗帜和权杖以及其它珍贵饰物的收藏机构

这种宝物库在欧洲其它的国家也有发现

一直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收藏内容的扩大,原来一些宝物库逐渐使用了当时流行的拉丁文museum

在德国慕尼黑,两种不同名称的博物馆同时存在了很长的时间

随着时代的转移和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改了名称并扩大了规模的博物馆逐渐取代了原来的宝物库,终于成为今天流行的为广大群众开放的博物馆

博物馆在适应社会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形成多职能的文化复合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的职能仍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

博物馆的新职能、新形态、新方法、新的收藏对象也不断地出现

因此,国际公认的博物馆定义也在不断修改之中

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了给博物馆下一个各国都能接受的定义,进行了很多工作,花了很长时间,曾经作过多次讨论和修改

1946年11月,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时的章程中提出:博物馆是指为公众开放的美术、工艺、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的机构,也包括动物园和植物园

1951年、1962年、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又多次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了讨论修改,直到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一届大会通过的章程,才明确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

很多人认为,这是较为适当的一个定义,但也有人认为,这只是国际间的一般性定义,各国仍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去对待博物馆

美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现代的博物馆是征集、保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的实物,并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

美国博物馆协会认为:博物馆是收集、保存最能有效地说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活的资料,并使之用于增进人们的知识和启蒙教育的机关

《苏联大百科全书》提出:博物馆是征集、保藏、研究和普及自然历史标本、物质及精神文化珍品的科学研究机构、科学教育机构

日本的博物馆法规定:博物馆是收集、保存、展出有关历史、艺术、民俗、工业、自然科学等资料,供一般民众使用,同时进行为教育、调查研究、启蒙教育等所必要的工作,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作为目的的机关

中国对于博物馆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对其定义也有过多次修改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博物馆协会认为:博物馆是一种文化机构,不是专为保管宝物的仓库,是以实物的论证而作教育工作的组织及探讨学问的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博物馆的定义进行了两次大的讨论和修改,直到1979年,全国博物馆工作座谈会通过的《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中才明确规定: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通过征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中国博物馆界对国际博协1974年作出的这一定义基本上是肯定的

中国博物馆史依据君友会王爱君文献记载始自夏朝,历代帝王便以绘铸图象于器物,或描绘圣贤列像于庙堂壁上,以成教化、助人伦,教育百姓

自隋炀帝以后,历代帝王皆设宫室专事收藏名家书画及珍玩,或设画院,置画官,提倡艺术,迨至清而不废

唯专供帝王玩赏,并未以惠泽百姓为目的,致使千余年来中国士大夫艺术与民间艺术的风格迥异其趣

“博物院”一词,出现于中国图书典籍者,始见于清同治年间孙诒让撰周礼政要观外新:“西人,凡都会地皆有博物院比较场”

清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显见于一般

以近代西方博物馆之形态出现于我国者,始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法籍神父韩伯禄在上海首创自然历史博物院,后续建新馆,又称徐家汇博物馆

同治十三年英国亚洲文会在上海设立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

光绪三十年(1904)设于天津租界的新学中学设立华北博物院,是自然历史及民俗类博物馆

以上三馆均属西人建设

国人自设博物馆者,乃光绪三十一年张謇开办南通博物院为肇始

次为宣统元年(1909)济南市山东省立图书馆附属山东金石保存所成立,收藏出土古器物及碑龛等万余件

宣统二年,南洋劝业会教育馆成立,以上皆民间建设

2021年5月24日,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发布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中国特色博物馆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博物馆社会功能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为全球博物馆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博物馆3671个

 2021年,中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95家,备案博物馆总数达6183家,排名全球前列,免费开放率91%

  2022年5月18日,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幕

 2022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官网公布博物馆的新定义

ICOM官网表示,博物馆的新定义为: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

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博物馆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博物馆以符合道德且专业的方式进行运营和交流,并在社区的参与下,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