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博物院帝制时代

北京故宫博物院帝制时代故宫为中国明、清两代(1368~1912年)的皇宫,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所以故宫又称紫禁城

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造宫殿 ,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

朱棣先派出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然后运送到北京

采集的物资包括来自四川的楠木、来自房山等地的丹陛石、来自苏州的金砖、来自临清的贡砖等

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明末李自成撤离时,紫禁城仅剩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皇极门及角楼等少数建筑侥幸未毁

清朝定鼎北京后,即逐渐展开修复工作

随着“康乾盛世”的到来,紫禁城修缮迎来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

康熙改元之初,工程尚少

迨其亲政,大规模修缮随即展开

具体进程大致以“三藩之乱”平定为界,分康熙八年(1669年)至十三年、二十二年至三十七年两个大的阶段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工部以太和殿“为天下万国之观瞻,必应修造”,疏请筹办物料

九月,清廷派员赴江浙、湖广、四川等省采办楠木,开始备料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国家统一大业基本完成,太和殿的兴修具有了全新的政治意义,筹建进一步提速

四川、湖广、江浙等地将所需木料通过水运北输至通州木厂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正月,工部题请赏赐,表明主体工程基本完成

迨清高宗继位,经济繁荣,财力充裕,国势达到“康乾盛世”的高峰,紫禁城内再次大兴土木

不但康熙时期的原有建筑得到维修,新建筑也不断增多,重要者如寿康宫、重华宫、建福宫及花园、雨花阁、中正殿、寿安宫、慈宁宫及花园、宁寿宫及花园、文渊阁、毓庆宫、乾清宫等等,一举奠定了清代紫禁城的全盛风貌

嘉道以降,内忧外患频繁,国势日衰,清廷对紫禁城基本上以维持为主,再无重大作为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溥仪宣布退位,根据当时临时革命政府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即紫禁城后部的“后寝(内廷)”

当时的政府决定,将热河(承德)行宫(即承德避暑山庄)和盛京(沈阳)故宫的文物移至故宫前半部的“前朝(外朝)”部分,于民国三年(1914年)成立了古物陈列所

 溥仪居宫内,一直与亡清残余势力图谋复辟,且以赏赐、典当、修补等名目,从宫中盗窃大量文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严重关注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