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租院起因

收租院起因创作于1965年6-10月的现代大型泥塑群像《收租院》,因新中国阶级斗争需要而诞生

《收租院》今陈列于四川大邑县刘文彩庄园,以连续情节展示地主收租全过程,集中再现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原仅希望塑造一组反映地主阶级罪恶的展模,没想到带来一件震撼世界的艺术作品

至今,《收租院》已吸引近百个国家数以千万观众

先后参与《收租院》创作的19名作者,14人来自四川美术学院

刘文彩庄园位于大邑县安仁镇,距成都50余公里,占地百余亩,极尽奢华

1958年,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设立,目的是展现大地主刘文彩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

随后,陈列馆用石膏小人做过地主《百罪图》、真人大小的蜡像模型等

1964年上半年,陈列馆提出,利用庄园背后收租现场,陈列地主收租用的大斗小秤、飞轮风谷机等工具,让实物说话

展出后,观众觉得1000多平方米、两个四合院太空荡,没感染力,提出塑像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