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的话:
怀着对梦想的追求,18岁的你们从世界各地来到郑州大学。这里有你匆匆的步履,这里有你奋斗的汗水,这里是你徜徉学海的书乡,这里是你燃梦的地方,这里镌着你青春的画廊。四年前,你懵懂地伸展,萌发求知的芽。四年后,你用量的沉淀,浇灌出质的破土开花。你与郑州大学一同走过的点点滴滴,凝结为一道亮丽的风景……18岁梦想起航,你是如何开始和度过大学生活的?发生过哪些难忘的故事?即日起我们特推出“梦想从这里起航”栏目,聆听你们花开的声音,见证你们追梦向前的脚步……
张耀华,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2018级本科生,目前保送至清华大学。本科期间专业成绩排名第一名,曾获河南省优秀毕业生、河南省三好学生、中国机器人大赛冠军、RoboCup@Home中国赛冠军等多项荣誉奖项。
不知不觉间我已经毕业了,回想起大学四年的时光甚是感慨,以前从没有这样好好回忆过之前的经历。其实我与很多学弟学妹们一样,曾经迷茫过、痛苦过、失落过,记得刚入学时自己什么都不懂,大学之前也没有接触过编程,那时候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但又非常想走出这种困境。不知如何入手的情况下,我决定先学好专业课。由于缺乏基础,一些专业课学起来并不轻松。还依稀记得大一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专业课时,学到指针、二级指针以及多维数组名等等它们之间的区别时,我一直处于对这一知识的困惑之中,当时走在路上和吃饭时我都会思考,晚上回到宿舍我就边思考边动手做实践,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正确与否,就这样不知不觉间到了凌晨,终于彻底搞懂了这个概念。这一学习过程也让我明白,思考与实践缺一不可。刚入学的我对计算机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随着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兴趣和爱好也就慢慢地培养了起来,发现原来计算机这么神奇,可以干这么多有趣的事情,而学习成绩的提升,也使我收获了很多成就感和满足感。
大一快结束的时候,我得知学院的服务机器人实验室有招新,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加入实验室。但是实验室招收人数比较少,报名人数却很多,竞争很激烈,而且考核很严格,期间我也想过放弃,但是想到之前那么多机会都放弃了,这次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了。最终我成功坚持了下来,完成了考核任务,幸运地成为了其中一员。进入实验室后,用来学习专业课的时间自然少了很多,课堂上的时间就显得尤为宝贵,我就要求自己在课堂上保持高度专注,课堂上就要把百分之九十的问题解决,这样课后的大把时间我可以用来学习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相关的知识,为参加机器人比赛做准备。当时和我同届的还有四名实验室成员,我会经常邀请他们一起来商讨方案和分配任务,有时候也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大家就一块来商讨解决方案,甚至有些问题会卡一两周,可是大家都没有放弃,晚上都一直到很晚才回宿舍。后来我们在机器人大赛上取得了两项冠军、一项亚军,我想这与我们的团结合作是分不开的。
实验室的学习经历还促进了我的专业课学习。我在大二之后成绩稳定在了第一名,这时候我就有更多时间来进行科研。比赛全部结束之后,我希望能够进一步充实一下自己的理论知识,因为比赛用到的很多技术都是关于深度学习的,诸如目标检测、动作识别等,但是之前我们一直做的都是工程,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这些理论。当时实验室李亚东学长和马炜杰学长给我的“深度学习”之路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议,后来实验室张大伟老师也给我提供了不少学术科研方面的指导,让我第一次认识到如何做学术科研,原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遥远且难以接触。
我不是一个很有天赋的人,回想前几年的学习经历,我想我更多靠的是勤奋,以及学院提供的平台和诸多老师、学长们的帮助,我内心也由衷感激他们。感谢大学期间指导过我的老师以及相伴成长的同学们,因为有你们,我才有了这一段美好且充实的岁月;祝愿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蒸蒸日上,祝愿郑州大学桃李满天下!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