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晚18点30分,由苏州大学文学院主办的2023年度名家座谈会第一讲:“文化视角下的古代文学研究——以历代诗人咏梅花诗研究”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顺利召开。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胡晓明教授;浙江工业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中国韵文学会会长肖瑞峰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引驰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许结教授作为受邀嘉宾出席,苏州大学文学院马卫中教授主持会议。
胡晓明教授围绕近期热点话题“人工智能聊天程序ChatGPT的快速发展及其是否会取代人的艺术创作”进行了漫谈。他谈到,许多知识性的内容ChatGPT都可以帮助实现,我们正走在失业的路上;将来也许任何诗歌人工智能都可以写出来,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诗人从此消亡,文明也将消亡。他的一番谈话给予同学们深刻的启发。马卫中教授对此进行了总结并对中文系学生提出“尽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应有自己独特的创作思维”两点要求。
肖瑞峰教授作了题为《宋韵文化视域中的陆游咏梅诗》的发言。他介绍到,从去年开始,浙江省政府非常重视“宋韵文化传世工程”项目,“宋韵文化”成为浙江省内日益热门的一个话题;宋韵文化的两个典型样本为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陆游,其与杭州都有着不解之缘;陆游作品中最能体现宋韵文化精神的题材是咏梅诗和记梦诗,而咏梅诗则能折射出宋韵文化所推崇的君子操守。
许结教授则结合个人独特的学习经历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他谈到,梅花的美是来自于大自然,人生的最终极目标应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两种身份分别是社会的人与自然的人,社会给予人责任感的同时面临诸多问题,而自然则产生一种平等的人格,同学们应尽量做到两种身份的平衡,学习过程中亦要顺其自然。马卫中教授总结并寄语同学们做学问要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陈引驰教授在现场带领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研究方法鉴赏了三首咏梅诗。他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提出:咏梅诗反映出唐宋诗风格的差异和梅花在中国传统诗歌中从普通的物象到具有坚贞人格的艺术象征的发展变化。最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就“ChatGPT能否取代人类”与四位教授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与讨论。
撰稿:徐馨、吴炳毅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