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2日晚6:30,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傅谨先生应邀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文综楼1005-5339,举行了主题为“20世纪中国戏剧的历史新视野”的讲座。
在讲座开始阶段,傅先生先简单介绍了目前主流教材中谈及20世纪戏剧史的内容:主要倾向于对话剧史的记录,特别是只讲左翼话剧,而不见戏曲的踪影。这时傅先生向同学们抛出一个问题——应该怎样写20世纪戏剧史,20世纪戏剧史应该包含哪些对象,应该怎么写?
按照传统观点,1907年被看做是中国话剧的起点,但傅先生认为20世纪戏剧史不应该当成话剧史来使用。为什么由留学生在外国组织的外国戏剧的演出被看作中国话剧的起源,那更早的时候中国人在中国土地的演出没有被看作话剧的起源?参加过春柳社演出的人后来并没有从事话剧相关的工作,而以学生演剧为代表的一批人一直在做话剧但并未被写进话剧史。傅先生主要讨论了这些问题的历史叙述是何时出现的,从实际情况来看,话剧应被视作中国的一个具体剧种。其次,对于昆曲传统剧目《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观点,傅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他认为这出戏救活了昆剧的说法不够准确,《十五贯》更大地意义在于解禁了清官戏,从这个意义上说,才是《十五贯》的正确历史定位。傅先生的观点为同学们打开了思路。傅先生同样以梅兰芳和齐如山交往的例子,提醒诸位应从历史材料的甄选,以及如何使用历史材料,准确还原历史现场和20世纪戏剧史的真实面貌。
整场讲座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进行着,傅先生旁征博引,从多种角度为同学们讲解了关于学术史的具体研究方法。王宁教授最后进行了简要总结:傅先生的大戏剧观,特别是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值得大家学习,因为历史是有逻辑的。且傅先生是文艺学出身,他的著作中不乏精辟优美的论述。此外对于戏曲地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王宁教授也殷切希望年轻学者可以将目光移向此处,以期发现更多新的问题。
傅先生的讲座不仅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更是有不少校外人员慕名而来。最后提问环节时,一位同学根据傅先生著作中的内容与先生探讨了“大戏剧观”的问题,第二位来自昆山文化局的先生问询了傅先生对戏曲现状与发展的看法。傅先生热情地回答了大家的疑惑,与各位学者共同探讨关于20世纪戏剧的诸多问题,傅谨先生谦虚的态度与广博的学识向大家展示了大家风采,最后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苏州大学文学院方言)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