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清代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读书会在苏州召开

2019年8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遗产》编辑部主办,苏州大学文学院承办的“第五届清代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读书会”在苏州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共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由苏州大学文学院杨旭辉教授主持,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曹炜教授、苏州大学文学院罗时进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曹虹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达敏研究员和武汉大学文学院陈水云教授先后致辞。曹炜教授肯定了读书会的形式,认为小规模的会议更有助于深入讨论研究议题。罗时进教授认为青年代表未来,希望青年学者能够迅速成长,成为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曹虹教授表示历次读书会的参会论文质量都比较高,视野也较为宏阔,希望在座的青年学者能够再接再厉。王达敏研究员同样对青年学者寄予厚望,希望大家能够踏实地为清代文学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陈水云教授表达了自己对读书会的形式与内容充满兴趣,并希望青年学者在激烈的讨论中能够生发出新的研究思路。会议共收到论文十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要概念的辨析。马昕(中国社会科学院)认为,“晚清”与“近代”概念在时间上虽基本重合,但暗藏着微妙的意义分歧。在“晚清”与“近代”概念更替背后,蕴含着新旧文学资源的融合。

第二,作家作品的研究。杨旭辉(苏州大学)联系明清之际江南地区的生活风俗和文学发展历程,考察了尤侗乩仙传记所描绘的“异世界”,同时指出了民俗学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吕双伟(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从清代骈文发展史的角度,探究了过去被忽视的经学家皮锡瑞的骈文成就。冯乾(南京大学)从贾敦艮词稿本《东武拏音》入手,对其中序跋、题词、评点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展现了该稿本独特的文献价值。

第三,文学观念的考察。闵丰(南京大学)通过对《词选序》不同版本存在的异文进行比较,细致把握了张惠言“深美闳约”观念的发生、发展与影响。沙先一(江苏师范大学)认为清人已经开始自觉不自觉地对本朝创作加以经典化,现当代词家也尝试着遴选建构清词的经典。在这一进程中,选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何诗海(中山大学)认为清人与严守诗文疆界的明人不同,他们在诗文关系上主张二者相通。这一观念与清诗宗宋风气有密切关系。潘务正(安徽师范大学)发现清人特别重视律赋中的神韵之美,并探讨了神韵品味在律赋理论建构中的意义。陆胤(北京大学)指出在晚清今文经学的影响下,经书读法乃至整个教学传统发生转型,速成读书法在读书人中的影响力日益扩大。胡琦(中国社会科学院)指出了清代金石研究风气兴起对传统韩欧碑志高下论产生的影响,这一现象反映了传统文章学内部“知识”与“理论”互相影响而又互相制约的情况。

最后,《文学遗产》编辑部马昕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王达敏研究员作总结发言。马昕希望与会学者能够继续努力,拿出更好的研究回馈学界。王达敏研究员认为研究要时刻关注内心、关注社会。本次会议与会者能够进行细致而深入的讨论,整体会议风气也比较好。与会专家均表示,希望清代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读书会能够继续办下去。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