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婉明科研成就

翟婉明科研成就科研综述翟婉明长期从事铁路工程领域动力学与振动控制研究

在经典的车辆动力学和轨道动力学基础上,创建了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建立了车辆-轨道统一模型,提出了机车车辆与线路最佳匹配设计原理及方法

主持研究建立了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提出了适合于大系统动力分析的快速数值积分方法,开发了高速列车过桥动态模拟与安全评估系统

以上理论方法被成功应用于解决中国铁路提速及高速铁路重点建设工程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 

学术著作出版日期名称作者出版社1997.06《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翟婉明著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12《车辆一轨道耦合动力学 第2版》翟婉明著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02《车辆 轨道耦合动力学》翟婉明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01《第五届环境振动国际会议论文集 英文版》翟婉明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2《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与工程应用》翟婉明,夏禾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01《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第4版 上 下》翟婉明著北京:科学出版社参考资料来源: 授权专利名称授权号类型铁路轨道系统动态性能可视化仿真方法ZL200710049808.9(第一发明人)国家发明专利一种转向架在轨道上运行的全尺寸脱轨机理试验台ZL 201010503981.3(第一发明人)国家发明专利高速铁路实尺轨道结构的动态特性试验装置ZL 201120205286.9(第一发明人)国家发明专利一种轴箱悬挂定位装置ZL200910244338.0(第二发明人)国家发明专利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系列软件之一:垂向动力作用分析系统VICT2005SR01734,排名第一软件著作权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系列软件之二:动态安全性分析系统TTISIM2005SR01735,排名第一软件著作权列车-线路-桥梁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TTBSIM2009SR09434,排名第一软件著作权参考资料来源: 主持项目项目时间项目名称编号项目来源1986年—1989年重载列车动力学的研究75-22-02-04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90年—1992年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的研究190720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1年—1995年减轻重载列车与线路相互作用及操纵优化的研究85-402-03-04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93年—1995年高速铁路轮轨冲击振动及其控制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1993年—1995年铁路轮轨高频接触振动理论及应用1920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4年—1996年现代铁路轮轨耦合动力学理论及应用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项目1996年—2001年铁路大系统动力学理论的研究与应用5952551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998年—2000年高速列车与线路动态相互作用研究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研究基金项目1998年—1999年货物列车动力学测试技术(地面及车上)及评判规范的研究98J29铁道部科技研究项目1998年—2000年轨道刚度对轨道和列车动力性能影响的仿真分析98G31-D铁道部科技研究项目1998年高速铁路高架桥上无碴轨道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98G01铁道部科技研究项目1999年—2001年机车车辆与轨道结构的随机耦合振动理论研究98061303国家博士学科点基金项目2000年—2004年桥上无碴轨道综合试验2000G49-D铁道部科技研究项目2000年—2001年铁路车辆系统动力学若干关键基础问题的研究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00年京秦客运通道时速200公里提速改造工程动力仿真研究铁道部科技研究项目2000年—2002年磁悬浮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研究5997507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1年—2003年列车-线路-桥梁动力学仿真通用软件的研究2001G40铁道部科技研究项目2002年—2003年提速铁路线路强化技术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02年—2004年高速列车与线桥结构动态相互作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501780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2年—2003TR08车辆系统(含轨道)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国家863计划高速磁浮交通重大专项子课题2003年—2004年超导磁悬浮列车系统动力学研究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参考资料来源: 科研成果奖励时间项目名称奖励名称1998年《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中国图书奖,排名第一2003年铁路提速线路强化技术及其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排名第一2004年铁路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研究及工程应用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排名第一2005年铁道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主持,排名第一2005年铁道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排名第一2009年列车过桥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安全评估技术及工程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排名第一2018年新能源悬挂式空铁关键技术与试验工程“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主持2019年度机械传动内激励机理及接触界面动力学理论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五 参考资料来源: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