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竹科研成就科研综述王育竹率先开展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的研究
首次提出将光频移效应用于激光冷却气体原子
利用激光偏转原子束验证了亚泊松光子统计规律
开展了一维驻波场激光冷却原子的研究,观察到低于多普勒极限温度的现象
首次将多普勒效应用于原子干涉仪,观察到原子干涉现象
利用固体微球腔量子电动力学效应,获得了新的激光谱线
1978年,王育竹和同事们在工厂与工人结合了7年,完成了“远望一号”和“远望二号”测量船上的铷原子钟研制任务
完成任务回到了研究所后,王育竹查到了汉斯和肖洛1976年发表在《光通讯》上的一篇关于《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的论文,作为一个原子钟研究的工作者,他投入到“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的工作中,当他理解了激光冷却气体原子与多普勒频移的关联后提出了两种与多普勒效应相关的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的新方法
更进一步他经过一段时间分析研究后,提出了将交流施达克效应(光频移效应)应用于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的设想
王育竹先后提出了《积分球红移漫反射激光冷却气体原子》(全国光频标论证会,1979,四川成都),《序列脉冲激光冷却气体原子》(全国光频标论证会,1979,四川成都)和《利用交流施达克效应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科学通报》(1979);《激光》(1980))等论文报告
前两项物理思想是多普勒冷却机制,与诺贝尔奖获得者Phillips(1983年)的工作相似,他们用磁场变化补偿多普勒频移,王育竹用光线入射角的变化和序列脉冲的光谱宽度补偿多普勒频移
后一项物理,思想与诺贝尔奖获得者S.Chu(朱棣文)和Cohen Tanhoudji(1989年)提出的低于多普勒冷却极限的Sisyphus冷却机制相一致
他们提出在驻波场中的光频移与自发辐射结合,可冷却气体原子,而王育竹提出光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非均匀性所产生的光频移与自发辐射相结合可以冷却气体原子
2002年7月,王育竹率领的课题组经过三年的努力,成功地观察到了铷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现象
学术论著截至2019年1月,王育竹先后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国际会议论文集两本
科研成果奖励截至2019年1月,王育竹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荣誉证书,中国科学院和部委级奖共十余项
时间项目名称奖励名称1977年铷原子频率标准上海市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978年铷原子频率标准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铷原子频率标准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1985年“远望号”综合测量船(“718”铷原子钟是“远望号”测量船主要项目之一)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激光偏转原子束研究与亚泊松光子统计规律的验证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激光偏转原子束研究与亚泊松光子统计规律的验证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三)1995年光泵远红外激光理论与技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1996年腔内QED效应研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2014年冷原子/分子的磁、光操控及其原子光学研究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