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灵人才培养教育谏言王松灵参加2016年政协小组讨论,在接受《京华时报》专访时,王松灵表示,提案中建议不再把医疗收入作为考核附属医院医生的指标,以达到让他们专心教学、培养优秀医生的目的,进而逐渐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王松灵在2020年全国两会举行期间,他告诉《中国科学报》,中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式较混乱,有的是‘5年制’本科,有的经过‘5年本科+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培养出硕士,也有的通过‘8年制’培养出博士
这些学生毕业后,全是医生,但水平参差不齐,这不利于医学发展
”,他建议,设立单一层级的博士学位,临床医学5年制本科培养结束后,进行3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合格者授予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做全科医师
完成“5+3”培养后,想做专科医师的,接受专科医师培训,培训合格者获专科医师博士,专科医师培训不与学位教育挂钩;想做医学科研工作的,再攻读其他学科的博士学位
“首先可以设立‘5+3’的培养标准,把高水平大学、有培养能力的院校纳入体系中,逐渐吸纳更多的达标院校
比如,设立5年规划,帮助20%左右的院校达标,10年之后50%的院校达标,20年后80%达标
”王松灵说,他表示,医学人才培养应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不能直接用理科、工科的培养方式,否则就会违背医学教育规律,出现很多怪现象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