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玄同五四先锋

钱玄同五四先锋在“五四”文学革命的前驱者中,钱玄同可说是一员骁将,一位急先锋

他虽然并不是发难者,但却最早给发难者以强有力的支持

催促新文学作品诞生并予以奖掖支持,是钱玄同“五四时期”又一历史贡献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就是鲁迅在钱玄同的敦促下创作的

1917年(民国六年)初,当胡适在《新青年》2卷5号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之后,钱玄同立即在该刊2卷6号发表《通信》作为声援,内云:“顷见5号《新青年》胡适之先生《文学刍议》,极为佩服

其斥骈文不通之句,及主张白话体文学说最精辟……具此识力,而言改良文艺,其结果必佳良无疑

惟选学妖孽、桐城谬种,见此又不知若何咒骂

”钱玄同认为:“六朝的骈文满纸堆垛词藻,毫无真实的情感,甚至用典故代替实事,删割他人名号,去迁就他的文章对偶,打开《文选》看,这种拙劣恶滥的文章,触目皆是

直至现在,还有一种妄人说,文章应该照这样做

《文选》文章为千古之正宗

这是第一种弄坏白话文的文妖

” 钱玄同的出阵,使陈独秀、胡适在寂寞中深受鼓舞

尤其重要的是,钱玄同明确将“桐城谬种”和“选学妖孽”确定为文学革命的对象,击中了当时摹仿桐城派古文或《文选》所选骈体文的旧派文人的要害

钱玄同反对封建主义文化制度,也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他写过一篇《关于反抗帝国主义》的文章,他把反帝和反封建两项战斗任务结合起来考虑,主张一面积极反抗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侵略,一面用民主、科学思想和现代的文化知识“唤醒国人”,使国人爱护自己的国家

钱玄同曾经主张“欧化”,认为中国根本改革之路在“欧化”

他对“欧化”的解释是“全世界之现代文化,非欧洲人所私有,不过欧洲人闻道较早,比我们先走了几步

” 钱玄同的观点可用他自己的一句话作为代表:“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

”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