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修学术成就陈豹隐兼具多重身份,他的一生可谓浓缩了一个时代
他是各种思潮的预流者和引领者,他既是学者,又是社会活动家
作为经济学家的陈豹隐,1914年即以翻译小林丑三郎的《财政学提要》而初露锋芒,1924年出版了中国最早的自著财政学教科书《财政学总论》

1929-1930年,他进一步翻译出版了《经济学大纲》(河上肇)和《资本论》第1卷第1分册(此为《资本论》的首个中译本)
其后,他致力于构建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先后出版了《经济现象的体系》、《经济学原理十讲(上册)》、《经济学讲话》等专著
抗战期间,他积极关注战时经济问题,主编和合著了《经济恐慌下的日本》、《抗战建国纲领浅说》、《战时财政新论》等

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坚持计划生育与社会主义制度下仍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作用的观点,展现了知识分子的崇高人格
作为政治学家的陈豹隐,早在留日时即热心国内政治事务,发表了《欧洲大国联邦论》、《对德外交之公正批评》、《抱影庐陈言》等文
五四运动前后,更是他的政论活跃期,如《国家改制与世界改制》、《庶民主义之研究》、《从“北洋政策”到“西南政策”——从军国主义到文化主义》、《文化运动底新生命》、《国家之本质及其存在之理由》、《国民权之种类其存在理由及其等次》等即撰于此时
1925年他挑起了著名的“联俄与仇俄”之争,张奚若、徐志摩、巴金等名流纷纷卷入
1925-1927年,他主持《国民新报副刊》、《广州民国日报》、武汉《中央日报》,刊发了大量社论
专著《新政治学》和《现代国际政治讲话》则是他政治学思想的集大成
作为法学家的陈豹隐,早年热心宪政,先后发表了《国宪论衡》、《孔道与国宪》、《护法与弄法之法理学的意义》、《何为法?》、《法律与民意及政治》、《我理想中之中国国宪及省宪》等文,并起草了《四川省自治组织法草案》,提出了“八权宪法论”
他乐于提携后学,为《宪法学原理》、《比较劳动法学大纲》、《比较宪法》等多书撰序
作为文学家的陈豹隐,柳亚子在《新文坛杂咏》十首中将其誉为新文坛十大将之一,他以乐群书店和《乐群月刊》为主要平台,在1928-1929年短短两年间刊发了大量作品,先后创作了戏剧集《齐东恨》、《恋爱舞台》和小说集《酱色的心》,翻译出版了《新的历史戏曲集》、《白鼻福尔摩斯》、《日本新写实派代表杰作集》、《高尔基的回忆琐记》及大量单篇小说、诗歌和文论
期间,他还引发了著名的“有律现代诗”和“新写实主义”之争
他兼作文言诗和白话诗,诗歌创作贯穿于他的一生
作为哲学家的陈豹隐,热衷方法论之学
1919年他即在《新青年》第6卷第5号(即著名的“马克思研究”专号)上发表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贞操问题》,1928年翻译出版了爱里渥德的《科学的宇宙观》,1932年进一步出版专著《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并撰写了《马克司哲学的基础和在一般社会科学上的地位》等多篇论文
作为社会活动家的陈豹隐,是各种组织、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领导者
1916年他领导成立的丙辰学社,后发展为近代三大民间科学机构之一
1917年他执教北大后,成为评议会、教职员会、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等的活跃分子
1925-1926年他又成为了关税自主、首都革命、三一八反对段祺瑞政府等运动和集会的中坚
北伐期间,他战斗在广州和武汉的各条战线
1930年他参与筹建“第三党”,并当选干事
“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宣传抗日救亡,并多次赴泰山为冯玉祥讲学
“七七”事变后,他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参事、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等,为抗战事业积极出谋划策
新中国成立后,他加入民革,敢于建言
他交际圈广,与李大钊、胡适、鲁迅、吴虞、茅盾、张资平、蔡元培、郭沫若、郁达夫、朱德、顾孟馀、邓演达、冯玉祥、黄炎培、顾颉刚、白鹏飞、王兆荣等都过从甚密,并留下了《我三次受到孙中山先生伟大人格的影响》等许多有价值的回忆文章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