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祖终身贡献作为章太炎的学生,朱氏既能够继承章氏治史精华,又能对西洋史学理论宽容地吸收;既重视历史史实的考据,又强调历史哲学的重要,并认识到史学以指挥人事为归宿
这在新史学的建设中,就方法论而言,代表了一种正确的治学方向
中国史学的历史非常悠久,古代的著名史学家及史学评论家在他们的著作中,谈到了许多史学史的内容,但史学史在本世纪以前却未形成专门学科
把它作为独立的近代意义上的学科进行建设是梁启超在1926-1927年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提出的
二十世纪初,梁启超发表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揭起了“史界革命”的旗帜,对传统史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他积极引进西洋史学理论来改造传统史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他的史学思想有所变化,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他对传统史学的态度由原来的“葬鲁疏阔”的否定转向逐步地肯定
他提出研究中国史学史,就是这种转变的一种表现
1922年发表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其中第二章《过去之中国史学界》,具有中国史学史的雏形
可见,中国史学史的产生与中西史学的交汇、中国新史学建设的需要有很大关系
朱希祖在史界革命的重镇北京大学史学系任系主任,为史界革命的开展,作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重视中国史学研究,应该说是这些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