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教学理论

约翰·杜威教学理论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教学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1、从做中学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

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how to do)的知识

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

在他看来,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

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入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

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

在杜威看来,这也许标志着对于儿童一生有益的一个转折点

但是,儿童所“做”的或参加的工作活动并不同于职业教育

杜威指出,贯彻“从做中学”的原则,会使学校所施加于它的成员的影响更加生动、更加持久并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

2、思维与教学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

所谓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教学过程中明智的经验方法

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思维,那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

因此,学校必须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

作为一个思维过程,具体分成五个步骤,通称“思维五步”,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修改假设

杜威指出,这五个步骤的顺序并不是固定的

由“思维五步"出发,杜威认为,教学过程也相应地分成五个步骤:一是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个与的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二是使儿童有准备去应付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三是使儿童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四是儿童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五是儿童通过应用来检验这些假设

这种教学过程在教育史上一般被称之为“教学五步”

在杜威看来,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儿童可以学到创造知识以应付需求的方法

但是,他也承认,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