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用彤人物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网:我们常用“学贯中西”来称道一些著名学者的博学多识,但对于用彤先生来说,“学贯中西”就显得狭隘而不够用了
因为先生是中国十分罕见的学贯中、西、印的大师,他在中、西、印文化与哲学思想研究上,都有独到的造诣和重大的贡献,在这三大文化领域内都立下了一座座丰碑
先生并不是将中、西、印哲学与文化孤立起来进行研究,而是着眼于三者的相互关系

他广搜精考事实,系统地研究了中印文化交流和融汇的历史,总结出其历史发展的规律;他依据历史的经验和规律,对出现在国人面前的中西文化冲突与调和的状况及趋势进行了高瞻远瞩而又切中时弊的考察,提出了许多至今仍在熠熠生辉、吸引我们去发扬光大的真知灼见
先生在这一领域中的建树和观点,构成了中国学术思想发展中的一座里程碑
汤用彤从“昌明国故,理学救国”而至“中西互补,因革损益”的文化系统工程建设,以及对其学术思想的催化与导引而开创的学术黄金时代
从而再现了一代学术大师汤用彤以其严谨的治学精神,宏阔的学术襟怀及其开代学术风气的学术业绩而鼎立于20世纪的中国学术界
季羡林《汤用彤先生诞辰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太炎先生,几位国学大师,比如梁启超、 王国维、陈寅恪、陈垣、胡适等,都是既能熔铸今古,又能会通中西
… …我认为,汤用彤(锡予)先生就属于这国学大师之列
这实际上是国内外学者之公言,决非我一个人之私言
钱穆:①锡予之奉长慈幼,家庭雍睦,饮食起居,进退作息,固俨然一钝儒之典型
②一团和气,读其书不易知其人,交其人亦难知其学, 斯诚柳下惠之流矣
胡适:锡予(汤用彤)的书极小心,处处注重证据,无证之说虽有理亦不敢用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