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色谱分析法

青蒿素色谱分析法薄层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TLC)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

中国药典2010年版以石油醚(60~90℃)-乙醚(4:5)为展开剂,2%香草醛的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并规定该法为青蒿素的鉴别方法

薄层色谱扫描法(TLCS)应用于青蒿素的定量分析具有灵敏度及分辨率高的优点,但重现性、可比性欠佳

气相色谱法(GC)不宜直接用于青蒿素的定量分析,这是由于青蒿素具有热不稳定性,170℃以上就会开始分解

因而,只有通过寻找分解产物与青蒿素之间的线性关系来间接实现定量

 蒸发光散射检测法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是将色谱仪与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联用的一种新型色谱技术

恒定流速的色谱仪洗脱液进入ELSD后被高压气流雾化,形成小液滴进入蒸发室

流动相及低沸点组分被蒸发而剩下的高沸点组分小液滴进入散射池

光束穿过散射池时被散射,光电管接收散射光最终通过计算机得到有效的色谱图

基于以上测试原理,该检测器具有响应值不依赖于样品光学性质的特点,对热不稳定和挥发性化合物亦有较高灵敏度

尤其是对无紫外或紫外末端吸收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检测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准确度优于UV检测

国内外均有研究者将该技术应用于青蒿素分析测定

惠玉虎等建立HPLC-ELSD测定黄花蒿提取物中青蒿素的方法,以乙腈-水(69:31)为流动相,检测器温度为45℃

发现青蒿素在0.5893~5.8935mg·mL-1时面积对数值与其浓度对数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8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8.71%

Peng等用HPLC-ELSD和GC方法对青蒿素及青蒿酸进行了定量分析,2种方法检测限分别为50ng·mL-1和30ng·mL-1

实验发现HPLC-ELSD的检测是基于青蒿素的整个分子结构,与LC联合使用更有利于提高ELSD的灵敏度

而GC主要是依靠青蒿素的分解产物,适用于青蒿酸的检测分析

张东等用HPLC-ELSD测定青蒿素片中青蒿素的含量,成功得克服了辅料对青蒿素测定的干扰

通过建立标准曲线发现青蒿素在1.002~4.008μg·mL-1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实现了微量青蒿素的测量

该法比采用反相HPLC法的定量下限降低了1个数量级,客观反映了青蒿素的含量

TeresaCarbonara等利用HPLC-ELSD建立了青蒿素及咖啡酸、绿原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的标准曲线,并测定了青蒿叶不同提取时间水提物中青蒿素的含量

HPLC-ELSD用于青蒿素的定量分析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实验效率

具有准确度高、专属性强、结果准确等优点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SFC)技术是一种以固体吸附剂(如硅胶)或键合到载体(或毛细管壁)上的高聚物为固定相,以超临界流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

SFC通过控制压力调节流动相的密度实现对被分离物质溶解度的调节,使不同物质分离

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强,流动性好,传质速率快,使该法具有分析速度快、选择性好、分离效率高、分析条件温和等优点

SFC可以与GC和HPLC所用的检测器联用,SFC用于青蒿素的分析有快速、专一性强的特点

Marcel等采用CO2-SFE技术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压力15.15MPa、温度50℃,并用3%甲醇做夹带剂,在20min内完成了提取过程,紧接着用超临界流体色谱结合火焰离子化检测器(SFC-FID)进行定量分析

此连续过程不需要对萃取物进一步纯化和前处理,并排除了色素的干扰,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产量高于固相萃取法

Mount等用电子捕获-超临界流体色谱(SFC-ECD)技术测定了血液中青蒿素和蒿乙醚的含量,检测限分别为20ng·mL-1和5ng·mL-1

青蒿素在空气中的稳定性较差,而SFC在青蒿素自然分解温度以下亦具有很好的溶解性,从而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

降低SFC流体中氧气和水分的含量是检测限的重要保证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