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昭度史籍记载《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九 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

韦昭度史籍记载《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九 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新唐书·卷一百八十五·列传第一百一十》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四·唐纪七十》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六·唐纪七十二》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七·唐纪七十三》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八·唐纪七十四》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唐纪七十五》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唐纪七十六》 参考资料1  《旧唐书·韦昭度传》:昭度,咸通八年进士擢第

乾符中,累迁尚书郎、知制诰,正拜中书舍人

从僖宗幸蜀,拜户部侍郎

2  《旧唐书·韦昭度传》:明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兼吏部尚书

3  《新唐书·韦昭度传》:还京,授司空

4  《新唐书·韦昭度传》:再狩山南,还次凤翔

李昌符乱兴仓卒,昭度质家族于禁军,誓共讨贼,士感动,乃平昌符

迁太保,兼侍中

5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三》:十军观军容使杨复恭请立其弟寿王杰

是日,下诏,立杰为皇太弟,监军国事

右军中尉刘季述遣兵迎杰于六王宅,入居少阳院,宰相以下就见之

癸卯,上崩于灵符殿

遗制,太弟杰更名敏,以韦昭度摄冢宰

6  《新唐书·韦昭度传》:昭宗即位,守中书令,封岐国公

7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三》:陈敬瑄方与王建相攻,贡赋中绝

……建曰:“吾在军中久,观用兵者不倚天子之重,则众心易离

不若疏敬瑄之罪,表请朝廷,命大臣为帅而佐之,则功庶可成

”乃使庠草表,请讨敬瑄以赎罪,因求邛州

顾彦朗亦表请赦建罪,移敬瑄它镇以靖两川

……六月,以韦昭度兼中书令,充西川节度使,兼西川招抚制置等使,征敬瑄为龙武统军

8  《旧唐书·韦昭度传》:昭度赴镇,敬瑄不受代

诏东川顾彦朗与王建合势讨之

昭度为行营招讨

9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四》:韦昭度将诸道兵十馀万讨陈敬瑄,三年不能克,馈运不继,朝议欲息兵

三月,乙亥,制复敬瑄官爵,令顾彦朗、王建各帅众归镇

10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四》:王建见罢兵制书,曰:“大功垂成,奈何弃之!”谋于周庠,庠劝建请韦公还朝,独攻成都,克而有之

建表称:“陈敬瑄、田令孜罪不可赦,愿毕命以图成功

”昭度无如之何,由是未能东还

建说昭度曰:“今关东藩镇迭相吞噬,此腹心之疾也,相公宜早归庙堂,与天子谋之

敬瑄,疥癣耳,当以日月制之,责建,可办也!”昭度犹豫未决

11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四》:庚子,建阴令东川将唐友通等擒昭度亲吏骆保于行府门,脔食之,云其盗军粮

昭度大惧,遽称疾,以印节授建,牒建知三使留后兼行营招讨使,即日东还

12  《旧唐书·韦昭度传》:昭度未及京师,建以重兵守剑门,急攻成都下之

杀敬瑄,自称留后

昭度还,以检校司空充东都留守

13  《新唐书·韦昭度传》:杜让能既被害,以司徒、门下侍郎复为平章事,进太傅

王行瑜求为尚书令,昭度建言:“太宗由是即位,后人臣无复拜者

郭子仪有大功,尝授之,固辞免,况行瑜乎?”乃更号尚父

14  《资治通鉴· 唐纪七十六》:李溪再入相,昭纬使鋋告行瑜曰:“向者尚书令之命已行矣,而韦昭度沮之,今又引李溪为同列,相与荧惑圣听,恐复有杜太慰之事

”行瑜乃与茂贞表称溪奸邪,昭度无相业,宜罢居散秩

上报曰:“军旅之事,联则与藩镇图之;至于命相,当出朕怀

”行瑜等论列不已,三月,溪复罢为太子少师

……太傅、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韦昭度以太保致仕

15  《新唐书·韦昭度传》:行瑜、茂贞、韩建联兵至阙下,言昭度伐蜀失谋,请贬之

未及报,而行瑜收昭度于都亭驿杀之

天子不得已,下诏暴其罪

行瑜诛,乃追复官爵,许其家收葬,赠太尉

16  《太平广记·知人二》:唐令公韦昭度少贫窭,常依左街僧录净光太师,随僧斋粥

净光有人伦之鉴,恒器重之

17  全唐文:卷八百十四 .汉典古籍[引用日期2014-07-31]18  唐史演义:第九十七回 三镇犯阙辇毂震惊 一战成功邠宁戡定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4-07-31]19  新唐书:艺文志二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4-07-31]20  全唐文:卷八百五 .汉典古籍[引用日期2014-10-08]21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韦氏)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4-07-31]22  《十国春秋·前蜀八》:韦巽,唐太尉昭度之子

赋性不慧,高祖以昭度故多优容之

历仕至卿监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