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纳·弗里施生平朗纳·弗里施1895年出生在挪威奥斯陆的一个金银器匠家里
长辈希望他能够继承家业,因此弗里施少年时被送到当地著名的大卫·安德森工场内当学徒
但他母亲出于长远考虑,认为弗里施还应该到大学里学习知识
他们仔细查阅了奥斯陆大学的课程目录,认为经济学课程“时间最短、难度最低”,因此选择了这个专业
于是,弗里施在当学徒的同时也一边在奥斯陆大学学习
1919年,他从这所大学毕业
第二年,他获得了工匠证书
之后不久,他先后到法国和英国学习经济和数学
回到祖国后,尽管家中的生意面临困境,他仍然决定继续学术研究
他于1926年获得奥斯陆大学的数理统计学博士学位
此前在1925年,他开始担任奥斯陆大学助理教授
1926年,弗里施发表了论文Kvantitativ formulering av den teoretiske økonomikks lover(《经济学理论规律的定量表示》),论述了一个新观点,认为经济学应该像其它科学,特别是物理学那样,走定量分析的道路
同年,他在另一篇论文中介绍了自己实现的量化程序
这篇文章为后来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和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的精确规格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期,他还发展了生产理论
1927年,弗里施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前往美国访学
在那里,他与其他对经济学中数学与统计的应用感兴趣的经济学家进行合作,其合作者包括欧文·费雪、韦斯利·克莱尔·米切尔、阿林·扬和亨利·舒尔茨
他发表了一篇论文分析投资角色,解释经济波动现象
后来,弗里施的受资助期限得到延长,使他可以到意大利和法国访学,但一年后由于父亲离世,他返回了挪威
他花了一年时间来整顿父亲的工场,于1928年回到奥斯陆大学担任统计学与经济学副教授
1927年到1928年间,他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时间序列的论文
1929年,他发表了自己在计量经济学方法论领域的第一篇重要文章Correlation and scatter in statistical variables(《统计变量的相关性与发散性》),同年又发表了Statikk og dynamikk i den økonomiske teori(《经济学理论中的静力学与动力学》),在经济学中引入了动态分析
弗里施在1931年成为正教授
他还在1932年创办了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奥斯陆大学经济研究所,并担任学术主任
1961年,弗里施获得意大利科学院安东尼奥·费尔特里内利奖(Antonio Feltrinelli Prize)
1969年,“由于发展了动态模型,并将其应用到经济进程分析中”,弗里施与简·丁伯根一起获得首次颁发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3年1月31日,弗里施在奥斯陆去世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