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恩·基德兰德研究成果根本的区别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都认为,需求冲击使得短期中的经济偏离长期趋势,出现经济周期
所不同的是,前者认为这种偏离可能是剧烈的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因此需要政府实行干预政策,使经济回到充分就业均衡趋势水平
而后者认为,市场力量具有保持均衡的能力,积极的稳定政策是不必要的
由于将技术变动作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基-普的结论与上述经济周期理论有着根本的区别
稳定经济政府花费大量成本来稳定经济,但其结果很可能于经济不利
经济波动是在完全竞争环境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技术冲击进行调整的最优反应
经济周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经济基本趋势本身的波动,而不是经济围绕基本趋势的波动,即周期不是对均衡的偏离,而是均衡本身暂时的波动,既然是均衡,便具有帕累托效率,不存在市场失灵
因此,旨在熨平经济波动的政府干预只能改善一部分人而不是所有人的福利水平
所以,普雷斯科特指出:“这项研究的政策含义是,为经济稳定性而付出代价高的努力很可能是反生产的
”基-普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产出波动自然会引起货币供给的波动
货币服务是银行部门生产的产出,其数量随着真实经济的发展而上升或下降
其它部门产出的增加,将增加对交易服务的货币需求;银行系统会通过创造更多的货币对此做出反应
这种货币的增加来自于对货币的内在需求,而不是外部货币政策的变动
从而,货币数量的变化对经济没有真实影响,即货币是中性的
基-普对经济周期别具一格的理解角度,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经济周期的规律
技术等实际因素的强调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总供给的作用,从而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宏观经济中的决定力量
RBC(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自诞生以来就伴随着争论
RBC蕴含的政策无效理论更使得一些在政府部门和中央银行工作的经济学家感到无所适从
RBC的缺陷也不少,模型只分析一种波动来源,即生产率的变化,而对现实中很多因素(例如货币、税收、偏好等)欠缺考虑
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RBC针对质疑和抨击予以回应和拓展,在假设前提、模型结论等方面进行了新的修正和完善
但是,这些并不影响RBC作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进展之一而对经济学未来发展的意义
最优政策的时间一致性问题另外一个突出贡献是最早将博弈论引入宏观经济学中,讨论了宏观政策的时间一致性问题
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是指使经济达到完全竞争、有效率的均衡状态的最优经济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仍然是最优的
基-普(1977)研究了经济政策与居民预期之间的交互影响
他们发现,居民在做出当期决策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政府当期和以前的政策选择,而且要考虑政府将来会采取什么政策,以及自己的选择会对政府将来政策选择产生的影响
他们认为,假定最初政府制订了它认为最优的政策,但在随后的时期内并不一定停留在最优状态
因为在新情况下,政府可以随时改变政策,公众并没有能力约束政府的行为
政府经过重新考虑选择的最优政策与最初的最优政策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事先与事后最优之间的差异就会形成最优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
基-普考察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
直观地看,是否存在时间不一致问题决定于个人与社会的偏好是否一致
当个人偏好与社会偏好一致时,政府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策与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是一致的,政府的最优政策能够引导个人的行为,政府没有必要随机地改变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时间一致性的
当个人偏好与社会偏好不同时,会出现时间不一致问题
但是,由于个人和社会关心的内容不同,两种偏好相互矛盾的情况是很多的
解决时间一致性问题的办法基-普进一步分析了解决时间一致性问题的办法
他们指出,由于经济个体对未来经济政策的预期会影响其当期决策,只有经济个体预期的未来政策规则恰恰是政府当期的最优政策制定规则时,经济政策才是动态一致的
用技术的语言来说,如果在有约定的情形下得到的均衡解与在没有约定的情形下得到的均衡解一致,就不存在最优政策的时间不一致问题
所谓有约定是指这样一种决策环境:政府首先一次性地选择一种政策,然后单个经济人决定自己要采取的行动,这种情形等同于公众有某种手段迫使政府遵守事前的约定
而没有约定的决策环境可以描述为:个人首先选择自己的第一期行动,然后政府选择自己的第一期行动,接着个人再选择自己的第二期行动,如此循环往复进行序列决策,这种情形意味着公众缺乏有效手段约束政府的行为
基-普的工作奠定了经济政策可信性和政治可行性研究项目的基础
这一研究项目的结果在过去十年对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改革和货币政策的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动态经济学方法论贡献不仅仅在于其倡导的理论本身,更在于他的研究方法
1936年凯恩斯《通论》的发表使西方经济学一分为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在微观层面,经济学家强调经济主体的理性,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在生产函数约束下利润最大化;但是一旦到了宏观层面,经济学家则依赖于一些和理性及优化完全无关的总体曲线(如IS-LM模型和菲利普斯曲线)来解释问题,即宏观模型缺少微观基础
然而,1970年世界经济的状况使得这种建模方法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因为菲利普斯曲线所阐述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率负相关的关系不再成立,与之相反,这两者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基-普将一般均衡理论应用到宏观经济研究中,对于现代宏观经济学一直努力寻找的微观基础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
基-普为宏观经济学提供的建模方法——动态一般均衡模型(DynamicGeneralEquilibriumModel,以下简称为DGEM),推动了宏观经济学向动态宏观经济学演进
经济系统内的许多变量,如经济人的目标函数、储蓄和投资等的任何分析都涉及到时空问题
显然,仅从静态角度研究这些变量是不够的
动态分析方法,从微观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出发建立模型,使对变量的分析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DGEM奠定了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标准研究方式
1996年,基-普在《计算试验:一个计量经济学的工具》一文中对该标准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概括
“它把宏观经济学模型引入了新的领域”,“建立一个最贴近现实的模型:一个被充分描述的随时间变化的人为经济,从而逼真地模拟实际经济的时间序列行为(卢卡斯)
”另外,在经验应用方面,基-普也提供了一种与传统的计量方法不同的技术,即校准技术,该技术强调将模型经济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进而依据差异对模型的结构和参数等进行调整,以完善模型对经济现实的解释力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