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温·薛定谔人物生平1887年埃尔温·薛定谔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埃德伯格
在薛定谔幼年时期,他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因此,他广泛阅读叔本华的作品,他的一生对色彩理论、哲学、东方宗教深感兴趣,特别是印度教
1898年进入了文理高中,从1906年至1910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物理与数学并在1910年取得博士学位
此后在维也纳物理研究所工作,他当时的同事包括弗兰茨·瑟拉芬·埃克斯纳(Franz Serafin Exner),弗雷德里希·哈瑟诺尔(Friedrich Hasenöhrl)和柯劳什(Kohlrausch)
在大学期间薛定谔还同园艺家弗朗茨·弗利摩尔(Franz Frimmel)保持了很神秘的友谊
1911年薛定谔成为埃克斯纳的助理
1913年与R.W.F.科尔劳施合写了关于大气中镭 A(即Po)含量测定的实验物理论文,为此获得了奥地利帝国科学院的海廷格奖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服役于一个偏僻的炮兵要塞,利用闲暇研究理论物理学
战后他回到第二物理研究所
1920年移居耶拿,担任M.维恩的物理实验室的助手
1924年,L.V.德布罗意提出了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即不仅具有粒子性,同时也具有波动性
在此基础上,1926年薛定谔提出用波动方程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理论,后称薛定谔方程,奠定了波动力学的基础,因而与P.A.M.狄拉克共获193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5年底到1926年初,薛定谔在A.爱因斯坦关于单原子理想气体的量子理论和L.V.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说的启发下,从经典力学和几何光学间的类比,提出了对应于波动光学的波动力学方程,奠定了波动力学的基础
他最初试图建立一个相对论性理论,得出了后来称之为克莱因—戈登方程(见场方程)的波动方程,但由于当时还不知道电子有自旋,所以在关于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的理论上与实验数据不符
以后他又改用非相对论性波动方程──以后人们称之为薛定谔方程──来处理电子,得出了与实验数据相符的结果
1926年1—6月,他一连发表了四篇论文,题目都是《量子化就是本征值问题》,系统地阐明了波动力学理论
在此以前,德国物理学家W.K.海森堡、M.玻恩和E.P.约旦于1925年7—9月通过另一途径建立了矩阵力学
1926年3月,薛定谔发现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是量子力学的两种形式,可以通过数学变换,从一个理论转到另一个理论
薛定谔起初试图把波函数解释为三维空间中的振动,把振幅解释为电荷密度,把粒子解释为波包
但他无法解决“波包扩散”的困难
最后物理学界普遍接受了玻恩提出的波函数的几率解释
1927年—1933 年接替 M.普朗克 ,任柏林大学物理系主任
因纳粹迫害犹太人,1933年离德到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等地
1939年转到爱尔兰,在都柏林高级研究所工作了17年
1944年 ,薛定谔著《生命是什么》一书,试图用热力学、量子力学和化学理论来解释生命的本性
这本书使许多青年物理学家开始注意生命科学中提出的问题,引导人们用物理学、化学方法去研究生命的本性,使薛定谔成为蓬勃发展的分子生物学的先驱
1956年,薛定谔返回维也纳,任维也纳大学物理研究所荣誉教授,获得奥地利政府颁发的第一届薛定谔奖,在维也纳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教学直到去世
当他参加完在阿尔卑包赫村(Alpbach)举行的高校活动后,由于当地风景优美而决定死后葬在此地
1957年他一度病危
1961年1月4日,他因患肺结核病逝于维也纳,死后如愿被埋在了阿尔卑包赫村,他的墓碑上刻着以他命名的薛定谔方程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