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逸人物轶事

张云逸人物轶事险为烈士1908年,张云逸入广州黄埔陆军小学,旋秘密参加同盟会

1911年初夏离开陆军小学,投身民主革命

前一年,孙中山与黄兴、赵声等在槟榔屿议定辛亥广州起义计划,会后由黄、赵在香港组成统筹部,派人至新军、巡防营和会党中活动,并向海外募集经费

选骨干800人组成先锋队(敢死队),在广州设立秘密机关30余处

时张云逸年方十九,即踊跃担任革命军炸弹队队长

因事泄,清两广总督张鸣歧严加戒备,被迫改变计划

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敢死队攻入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军展开巷战

起义军奋战一昼夜,终因寡不敌众,死伤过多,被迫退却

喻培伦、林时爽、方声洞、李文甫、林觉民、徐广滔等100多人,英勇牺牲

当时清军围逼,张云逸身边炸弹已经打光,人员死伤甚众,奉命撤出战斗,但由于道口均被重兵把守,搜捕极严,虽化装亦无法出城

张乃与几个同志隐蔽在一民宅中

翌晨,他独自挎一竹篮上街买菜,其实是探望情况,觅求突围道路

返回时,见清军已入所居民宅,搜捕了全部同志,枪杀于路口

张因身材矮小,相貌敦厚,挎一竹篮掩身于路人中,清军从他身旁啸呼而过,竟未发觉

后来,广州人民收殓烈士遗骸,得72具,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这次起义,也称“辛亥广州起义”,震动全国,不久即爆发了武昌起义

张云逸曾幽默地对说:“如果那时我不出去买菜,就将是‘黄花岗七十三烈士’了

”意外被迎张云逸将军在北伐时曾任第四军二十五师参谋长,与国民党军许多将领有旧

1937年5月,党中央就派他从延安到香港,在华南进行抗日统一战线工作

抵港后,他先派人同李宗仁手下的刘仲容联系,请他为之先容

6月上旬,即辗转乘飞机抵南宁

他原担心此去李宗仁、白崇禧的态度如不积极,将费一番唇舌

谁知下飞机一看,白崇禧竟亲自恭候于前,南宁各界人士扬旗鸣号欢呼于后,旗上大书:“热烈欢迎共产党代表莅桂!”声势煊赫,气氛热烈,实出意外

接着,白崇禧前导,请他登车

却是敞篷汽车

白请他居中站立,自已则毕恭毕敬侧身一旁,径向南宁市中驶去

街道两旁已预有布置,学校、机关、人民团体列队挥旗,鞭炮齐鸣,不断高喊“热烈欢迎共产党代表!”的口号

到人群稠密处,白崇禧干脆请张云逸下车,携着他的手,面露笑容,缓步通过,时而举起相握的手,向欢呼的人群致意

自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共产党一直被追捕残杀

现在李、白发动如此盛大的欢迎,张云逸立即意识到:固然有人心倾向团结抗日的因素,也显然是李、白在故意张扬其事,是对蒋介石表示的一种姿态,以便讨价还价

果然,后来从刘仲容那儿了解到:李、白和陈济堂曾于前一年(1936年)掀起反蒋、抗日的“六一”运动,遭到蒋介石的围攻,直到9月才和平解决

从此蒋介石施展故伎,分化桂系,扩展其在桂势力的活动,益发加剧

对张云逸此次来桂,李、白专门召开高级会议,决定接受共产党巩固国内和平、团结抗战的主张,并且以此要胁蒋介石

张云逸分析了上述情况,两次致电中央

得中央指示后,坦率向李、白说明:只有以抗日的行动,与蒋介石比进步,才能生存发展,如以军阀政策与蒋比高低,只有失败

谈判从6月12日开始,26日就达成了纲领草案七条

不久,七七事变就爆发了

敦请叶挺张云逸将军是民主革命老战士,和国民党不少高级将领有旧,例如薛岳,就是他小时候坐在一张课桌旁多年的同班同学

因此,当国共达成合作抗日协议的时候,党中央就派陈毅同志和他分头到南方八省联络我党游击部队,下山整编为新四军

陈毅负责湘鄂赣各省,张云逸负责闽浙粤诸省

在奔走联络过程中,他们都随时与中央取得联系,汇报情况,接受指示

可就在这之前,张云逸还为组建新四军完成了一件特殊的任务

一天,他突然接到中央电令,要他立刻去澳门,邀请叶挺同志出来担任新四军军长

叶挺自从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到潮汕,在三河坝地区遭到失败以后,就离开部队,避居澳门,一住10年,但仍一直注视着时局的发展

张云逸化装成华侨阔佬,通过国民党军界上层人物的关系,平安到达澳门,并按党中央告知的地址,顺利地找到了叶挺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他们在广州就相识

张云逸的到来,对苦闷的叶挺来说,不啻大旱之遇云霓

张云逸详细向他介绍了十年来的情况,以及大敌当前,党中央适时实行战略转变,与国民党合作抗日

考虑到军长必须是国共两党均能接受的合适人选,党中央决定请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的叶挺来担任

张云逸随即出示了党中央的的敦请叶挺的电报

叶挺接电看后,激动不已,神情昂奋,立即表示决不辜负共产党对自己的信任

于是马上束装就道,接受中央指示,奔赴上海,与周恩来同志会见

从此结束了他10年幽居的历史,重新开始了叱咤风云的革命生涯,张云逸从澳门回来后,继续执行他联络各地党组织和游击队的任务,促成了新四军的组建

诤劝虎城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和杨虎城,都因对蒋介石的反动本质及其阴鸷险毒的秉性,认识不足,均思以诚待他,或可感化,结果适遭其害

共产党有见及此,均曾谆谆劝诫,而不被接受,致成憾事

张学良陪同蒋介石登机去南京,以示“兵谏”之诚意(国民党说成是“负荆请罪’),事前未和当时在西安的我党代表周恩来商量,终致囚居终生,这已是众所周知,而对杨虎城,我党也曾作过最后诤劝,这却鲜为人知

原来杨虎城被蒋介石遣送欧洲“考察”,七七事变后,于当年11月下旬,又满怀抗日壮志,匆匆返回祖国,奔赴国难,准备请缨杀敌

路过香港时,张云逸是中共中央驻香港代表,按党中央指示,特别去拜访了他,后又设宴款待

张向他转达了我党中央欢迎他同我们党共筹抗日的意见,并具体建议他直接到武汉会见周恩来同志,然后到延安去

张云逸也向他概述了张学良一片愚忠得到的结果,以及抗战后蒋介石的一些作为,希望他能引鉴前车,洞察其奸,临事慎重,不要再蹈覆辙

无奈杨将军当时对蒋介石的本性,仍然认识不足,以己心度之,以为既然同意合作抗日,何分彼此,如去延安,反授以口实,因而拒绝采纳共产党的建议,率然去见蒋,谁知,蒋介石根本没有等到他来见他,就先下了手

杨虎城从香港来到长沙、南昌,就落入特务头子戴笠之手

从此铁窗冷雨,幽室凄风,长期监禁,直到全国解放前夕,终于全家惨死于蒋介石屠刀之下

给儿子的信你能回来吗?张云逸经常给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儿子写信,开头都是“吾儿”,但是突然来了一封信,称“光东同志”,让张光东很是震惊

“我入党后,他写信,把平时的‘吾儿’改成了‘光东同志’

父亲说,你入党了,我们就是同志了

这封信我印象特别深!”大学毕业后被分到四川山区的研究所去搞计算机,一去就是四年

“毕业分配的事情,父亲没有讲过一句话

”1973年,张光东调回北京工作

“我到301医院去看他,他看着我半天没说话,问我,‘你能回来吗?’那句话一讲,我眼泪都快出来了

那时候父亲病很重,我们已经没法去交流了

”1974年,是张云逸生命的最后一年

11月初,刚恢复工作的邓小平到医院探望他,紧握着他的手说:“我们是老战友,相识45年啦

”他当时说话已经困难,握着邓小平的手颔首示意,目送邓小平缓慢退出病房

11月19日,张云逸在北京病逝,享年82岁

“回想起来,我甚至没有好好和父亲谈过心,这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性格爽朗和善的张光东直率坦然,他说:“父亲那一代老革命家很少讲自己的故事,从不表自己的功劳,所以我当时对父亲的了解并不深

”张云逸去世后,“要筹划拍父亲的文献片,我和几十个老同志交流了很多

今天,我再去看父亲做过的那些事情,才真正觉得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父亲那一代人非常好地完成了那一代人的使命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