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两个定位只有知己知彼,在把握自身高考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确定自己在全体考生中可能占有的位置,为比较准确地填报志愿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对自身高考竞争力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定位
1、“猜分填报”定位法(1)依据平时成绩定位
(2)依据模拟考试定位
高考前“猜分填报”志愿的省市一般都非常重视模拟考试的情况,但由于时间上的原因,第一次模拟考试的情况统计得很详细,第二次模拟考试的情况一般统计得不很详细(可能仅有该校的情况统计),那就别说第三次了
通过模拟考试的情况,一般会统计出各地市、各区县的各科类各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参考线,各科类考生成绩分布,各学校各科类考生成绩排名等等信息资料
因此考生及家长可据此给自己定位
2、“估分填报”定位法依据平时成绩定位和依据模拟考试定位与上面同
3、依据高考估分定位
而对于考后“据分填报”,就比较容易一些,因为成绩已知,录取控制线已晓,位次排序已定,只要再进行五大要素的综合分析就可
当然,离完成高考志愿填报还有“一大段路要走”
(二)、立足于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思考的方向定位高考志愿是考生选择报考院校和专业时体现出来的志向和意愿,其核心是体现考生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选择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各类人才
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仅仅只对自身高考竞争力进行定位,还应结合国家未来的建设发展,思考个人的方向定位
要根据社会发展目标和国家重大战略举措,选择自己适合进入的行业,确定自己学习的专业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