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物理学教师队伍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要求高等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应当拥有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应用物理学专业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应确保该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生师比应不高于18:1(折合在校生数在1500人以上者,应不高于16:1)
新开办该专业至少应有15名专任教师,年招生量在30人以上者,招生人数每增加10名,须至少增加1名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应不低于50%(不含在读者),35 岁以下专任教师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低于30%
所有专任全职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证书
在编的主讲教师中90%以上应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兼职教师人数不超过专任全职教师总数的25%
35岁以下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实验教学中,对普通物理实验,每名教师每次指导学生数不超过30人;对近代物理实验和专业类实验,每名教师每次指导学生数应适当减少,以保证学生得到较充分的具体指导
必须配备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实验工程技术人员或实验员),其人数应满足实验教学运行及实验室管理等的需要
科研训练与实践中,每名教师每年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5人,每年指导的接受科研训练(参与科研实践)的学生数应不超过6人
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教师必须忠实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主动承担教学工作,积极推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及教材建设,积极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开展教学工作
教师必须具有物理学科的教育背景,熟练掌握课程教学内容,能够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的内容与特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因材施教、注重效果
教师必须关心学生成长,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的学业生涯、专业发展取向、业务学习及人生发展规划等提供必要的指导
教师应该教研结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加深学术造诣,提高科学素质,积极了解并掌握物理类学科发展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的课外学术探究和其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发展环境应用物理学专业应建立课程组或教研组等形式的基层教学组织,健全教学研讨、集体备课和教学重点难点研讨等机制
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建立高效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使青年教师能够尽快掌握教学技能,传承优良教学传统
学校应对教师加强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培训,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建立教师学术休假和学术进修机制,为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不断自我提高提供保障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