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时期1977年至1981年期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时期1977年至1981年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先后成立了工业经济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所、财贸经济研究所(现为财经战略研究院)、新闻研究所(现为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现为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人口研究所(现为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现为民族文学研究所)、世界政治研究所(后与世界经济研究所合并成立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美国研究所、日本研究所、西欧研究所(现为欧洲研究所)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郭沫若著作出版委员会办公室等16个研究和出版单位

此外,苏联东欧研究所(现为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西亚非洲研究所和拉丁美洲研究所也在这个时期划归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4年1月5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2005年12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2006年8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成立,作为院务会议领导下的学术指导、学术咨询和科研协调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部设立了文学史学哲学部(后又分立为文学哲学部、历史学部)、经济学部、社会政法学部、国际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评选出首届学部委员47人、荣誉学部委员95人

 2007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

 2011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式启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

是年11月30日,实施创新工程后成立的首批跨学科、综合性、创新型学术思想库和新型研究结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分别在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亚洲与太平洋研究所和社会发展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而成

 2012年4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校区在北京市房山区的良乡高教园区正式落成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级综合性高端智库的优势,使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知名智库”

 2016年11月26日至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主席王伟光率院学部委员学术调研团前往山东青岛,青岛市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书

 2017年1月7日,青岛市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建设高等院校,合作共建青岛研究院,联合在青岛举办国际性高层论坛,为青岛市重大决策和发展战略提供咨询论证,在人才交流与培养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2019年1月3日,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

 2019年9月,经党中央批准,十九届中央第四轮巡视将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织开展常规巡视

 2022年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沈满洪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交关于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法》的议案,建议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并建议将“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最高人才头衔,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同等待遇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