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理学会改革开放

中国物理学会改革开放1978年8月,理事会建议成立“高能物理”及“核物理”分会,分别挂靠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

9月,成立物理教学研究委员会

11月,中国物理学会名词委员会正式成立

同年,《原子核物理》、《低温物理》创刊

1979年11月,成立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分会,挂靠在物理研究所

同年,原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物理教学》丛刊改为中国物理学会领导的刊物

1980年,《半导体学报》、《质谱学报》创刊

5月,成立粒子加速器分会,挂靠在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发光分会,挂靠在长春物理研究所

7月,成立液晶分会,挂靠在清华大学

11月,成立电子显微镜分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科学仪器厂;成立质谱分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科学仪器厂;成立静电专业委员会,挂靠在北京工业学院(现为北京理工大学)

1981年,《物理学进展》创刊,委托南京大学主办

5月,成立波谱专业委员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

7月,电子显微镜分会在大连召开第一届中日电子显微镜学术会议

10月,成立相图专业委员会,挂靠在物理研究所

11月,成立电介质专业委员会,挂靠在物理研究所

 1982年1月,《大学物理》创刊,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主办

4月,成立光散射专业委员会,挂靠在物理研究所

5月,成立X射线衍射专业委员会,挂靠在上海冶金研究所

6月,成立原子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挂靠在吉林大学物理系

7月,成立非晶态物理专业委员会,挂靠在物理研究所

11月,成立表面与界面物理专业委员会,挂靠在物理研究所

1983年4月,成立凝聚态理论专业委员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9月,成立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0月,成立内耗与超声衰减专业委员会,挂靠在合肥固体物理研究所

1984年8月,《物理快报》创刊

1985年4月,在昆明召开第三次物理教学委员会会议,在教学研究委员会下设立:中学物理,高工物理,高等工专物理,高等师专物理,农科物理,电大物理教学等分委员会

下半年,在学会名词委员会基础上成立物理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受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统一领导

8月,成立“现代物理光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在航空航天部207所

 1987年9月,《高压物理学报》创刊,由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

10月,《化学物理》创刊,委托大连化物所主办

1989年1月,海南省物理学会成立

4月23日,常务理事会讨论,同意中国物理学会参加亚太物理学会,并为该组织发起成员之一

8月,教学研究委员会教育学院分委员会正式成立;成立固体缺陷专业委员会,挂靠在南京大学

1990年10月,成立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在中国科技大学;成立低温物理专业委员会,挂靠在北京中国科学院低温技术中心

1994年4月,成立同步辐射专业委员会

1998年3月,在杭州大学举行中国物理教育网网络中心成立大会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