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主要特点

戏曲艺术主要特点古代戏曲在我国文学艺术园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古代戏曲与诗、词、文、赋等文学体裁不同的是:戏曲既作为阅读的文本存在,包括剧本的情节、结构、关目、宫调、曲牌、文辞、声韵等方面;又有着复杂的艺术形式,包括唱、念、做、打以及舞台布景、音乐伴奏等,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有两条主要线索,一是从西周末年的俳优滑稽表演到西汉百戏中的角抵戏,再到唐代的参军戏,故事表演日渐丰富,逐渐成为戏剧的主体

另一条是由原始歌舞到隋朝“九部乐”的制定,再到唐代代面、钵头、踏摇娘等歌舞戏的演出,民间歌舞艺术获得极大的发展,为戏曲官调、曲牌、声韵的成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宋代是戏曲发展的关键时期

宋代在参军戏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历代歌舞艺术和民间说话、讲唱、影戏、杂扮等技艺的成就,对滑稽故事表演和歌舞戏两条线索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产生了宋杂剧、金诸宫调、金院本以及戏文等新的文学形式

到了元代,在金院本和宋杂剧的基础上,元杂剧具备了成熟戏曲的诸种因素,形成了前景壮观的发展势头

读戏的过程是对戏曲鉴赏能力的训练过程,也是欣赏障碍的克服过程

鉴赏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对作品的感受,准确的感受来源于生活积累,主要是欣赏经验的积累

初看戏曲的人,感受可能是肤浅的,但随着看戏数量的增加,感受就会深刻起来,从常人都懂的作品内容到只有有心人才懂的作品含义,最后达到只有内行才能懂的作品形式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的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

”戏曲美,重在形式美

是否能够欣赏戏曲的表现形式,从中获取审美愉悦是区分内外行的标准之一

就拿表演来说,首先,懂得戏曲表演的形体动作程式语汇,不再对演员的表演动作提出这样的问题:他在干什么?其次,懂得戏曲程式化动作的组合规律,即懂得表演“语法”,知道演员为什么这样做;第三,懂得形体动作的舞蹈美,包括韵律美,变形、夸张、含蓄美等,感觉到演员这样做的优劣

戏曲作品在思想内容方面有两个显著的特征需要在欣赏剧目时加深认识,即“情感态度方面的鲜明倾向性,和谐完满的整体结构”

当然,戏曲精神价值所涉及的其它方面也需要在欣赏时加强认识

节奏在戏曲里非常重要,剧本、导演构思、音乐、表演都有其内在的节奏

节奏不等于速度

在戏曲中,节奏包括“一拍三度”

“一拍”是节拍(板眼),“三度”是速度(快慢)、力度(强弱)、幅度(大小、收放)

演员的内心节奏也要经过程式技术的固定化

“写意”指一种艺术方法,对于这个概念,“国内戏剧界在演绎它的含义时,着重从两个方面引申:一是指出它的心灵性,即对主观情意的抒写;二是指出它的本质性,即对写实外象的超逸

”“写意性”即是艺术表现所具有的“抒写主观情意”、“超逸写实外象”的性质,戏曲被认为是具有这种性质的艺术

它“把无限丰富的生活内容凝练成极为有限的舞台形象,把实境升华为意境,让观众见一叶而知秋”戏曲艺术的目的就是要“写”出“意”来,在艺术创作中表现为用“实”反映出“虚”来

不仅如此,戏曲艺术还要用“小实”反映“大虚”来,反过来,“虚”使“实”更加具体、生动、优美、动人

这便是戏曲“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的特点所在

戏曲“写意”的实质是“写”出精神实质,当然,一切艺术都要表现精神实质,因为“艺术创造的过程,是物质的精神化”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