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科学对象和领域研究

测绘科学对象和领域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点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状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理分布,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和技术学科

又称测量学

它包括测量和制图两项主要内容

测绘学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资 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必须进行土地测量和测绘各种地图,供规划和管理使用

在地质勘探、矿产开发、水利、交通等建设中,必须进行控制测量、矿山测量、路线测量和绘制地形图,供地质普查和各种建筑物设计施工用

在军事上需要军用地图,供行军、作战用,还要有精确的地心坐标和地球重力场数据,以确保远程武器精确命中目标

测绘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代的测绘技术起源于水利和农业

古埃及尼罗河每年洪水泛滥后,需要重新划定土地界线,开始有测量工作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夏禹治水就使用简单测量工具测量距离和高低

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的埃拉托斯特尼采用在两地观测日影的办法,首次推算出地球子午圈的周长,也是测量地球大小的弧度测量方法的初始形式

724年中国唐代的南宫说等人在张遂(一行)的指导下,在今河南滑县至上蔡实测了约300千米的子午弧长

并在滑县、开封、扶沟、上蔡测量同一时刻的日影长度,推算纬度1°的子午弧长,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弧度实测

1617年荷兰的W.斯涅耳首创三角测量法进行弧度测量,克服了在地面上直接量测弧长的困难

1687年英国I.牛顿根据力学理论,提出地球是两极略扁的椭球体

1690年荷兰C.惠更斯也提出地球是两极略扁的扁球体

后为法国在南美洲和北欧进行的弧度测量所证明

结束了历时半个世纪的有关地球形状的争论

1743年法国A.C.克莱罗发表《地球形状理论》,奠定了用物理方法研究地球形状的理论基础

1849年英国Sir G.G.斯托克斯提出利用地面重力的测量结果研究大地水准面形状的理论

1945年苏联M.S.英洛坚斯基创立了研究地球自然表面形状的理论,并提出“似大地水准面”的概念

测绘学是技术性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测量方法和仪器工具的创造和改革

17世纪以前,人们使用简单的工具,如绳尺、木杆尺等进行测量,以量测距离为主

17世纪初发明了望远镜

1617年创立的三角测量法,开始了角度测量

1730年英国的西森制成第一架经纬仪,促进了三角测量的发展

1794年德国的C.F.高斯发明了最小二乘法,直到1809年才发表

1806年法国的A.-M.勒让德也提出了同样的观测数据处理方法

1859年法国的A.洛斯达首创摄影测量方法

20世纪初,由于航空技术发展,出现了自动连续航空摄影机,可以将航摄像片在立体测图仪上加工成地形图,促进了航空摄影测量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起,测绘技术朝着电子化和自动化发展

1948年起各种电磁波测距仪出现,克服了量距的困难,使导线测量得到重视和应用

大约与此同时,电子计算机问世,加快了测量计算速度,改变了测绘仪器和方法,出现了解析测图仪,促进了解析测图技术的发展

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后,在测绘学中开辟了卫星大地测量和航天摄影测量新领域

随后发展起来的甚长干涉测量技术、惯性测量技术,使测绘学增添了新的测量手段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