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艺术形态特性中国现代纤维艺术从时间、名称和艺术创作风格上,可分为三个时期,既“编织艺术——平面创作时期”、“软雕塑艺术——立体表现时期”、“装置艺术——空间塑造时期”
20世纪70年代末,人们逛街摆脱了文革时期的阴影——“千篇一律”、“集体化”的行动,对生活重新点燃了热情
这种热情激发了古老手工编织艺术的兴起,人们在经、纬之间找到了艺术创作的灵感与渴望
同时,古老手工编织艺术又唤醒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人们沉浸在对古老手工技艺的“追忆”中
久违的古老手工编织技艺,在经历过文革的一代人的手中,显得那么机械,那么乏味
人们思考的更多的不是如何体现感受和材质,而是如何编织,如何反映题材,内容,强调的是画面、主题性设计,还没有摆脱绘画设计的方法,对材质与形式的感召力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对材质与内容、形式与肌理、艺术与技术还不能很好的表现与把握
正因为如此才会形成这一时期独特艺术风格——质朴、简洁、概括、平面化,这其中不免带有粗糙、简单、但毕竟是解冻后的春的希望,为后来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软雕塑”一词,首次在中国提出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已不象前一时期那么单纯,风格趋向于多样:既有追求毛感的厚重,也有追求麻感的质朴;既有追求色彩的丰富变化,造型的严谨塑造,也有追求肌理外观的特征,材质对比的表现
设计者尽可能的发挥经,纬编织这一独特的艺术语言,用线来塑造形体,来表达人们精神世界,充分展现艺术与技术结合后产生的内在魅力,并不断挖掘编织技艺与其艺术创作手段,发挥其特长:既有对高超技艺的追求如水墨的渐变、油画的笔触、白描的线条、同时也有对肌理的赞美,形式感的追求
这一活跃的时期是离不开与国际之间交流的增多,视野的开阔,工艺的娴熟,理论的提高及思维的转变
同时也不得不提两位国际级编织艺术大师在此时为中国现代纤维艺术品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一位是保加利亚籍著名纤维艺术家万曼先生,他在中国美院创办了“万曼壁挂研究所”,另一位是格鲁吉亚前苏联功勋编织艺术家基维·堪达雷里教授
这一时期虽然风格各异,但基本上还是趋向于单体设计,很少出现系列、配套的设计
到90年代末,高科技迅猛发展,新材料不断涌现,人们生活逐渐步入小康,对美的要求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开始对系列配套作品的需要,及开始注重对场景、对空间环境的利用与容纳、对整个展示环境的包容,这都使得现代纤维艺术开始转化为装置艺术
此时,现代人不仅要追求材质、形式的美感,而且还要享受场景、环境空间所带来的活力;不仅把眼光放在传统的材质与技艺上,同时是还追求时尚于流行
他们把光与影也利用到设计中去,追求作品与环境的高度统一,并构成一个整体,达到多元化价值的体现,打破单一学科观念,树立交叉文化理念,追求多元化材料(如金属效应、薄透效应、闪烁效应)
在工艺上,则更不受局限,百花齐放,各显千秋,既有数码高科技含量的技能,也有手工绘布的绝招,显现出一派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景象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