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观背景

审美观背景“审美观照”这个范畴有着深厚的中国哲学背景,可以说“观照”的主要含义是来自于中国哲学传统的

审美观照的主体虚静心境、物我两忘的情境、主客体的意向性关联以及本质直观等特征,都在中国哲学和美学有关“观照”的思想资料中蕴含

中国古代哲学中,《老子》的“涤除玄鉴”,《庄子》的“见独”,《周易》的“观物取象”等命题,都对中国的审美观照思想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老子》十章云:“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这对中国美学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通行的《老子》版本作“涤除玄览”,据帛书乙本和高亨之说而改

高亨释之云:“玄鉴者,内心之光明,为形而上之镜,能照察事物,故谓之玄德

”“鉴”即镜子,观照事物之具

老子以明镜喻心灵

老子意谓:内心灵明虚静,即可洞彻事物之玄微

《庄子》对此颇有发挥:“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

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庄子.天道》篇)庄子也是以水之平静,喻“圣人”之心

由于主体心灵的虚静,才能呈现一种观照对象的心胸

因此,庄子将圣人之心喻为“天地之鉴”、“万物之镜”

老子、庄子所云主要是指心灵的虚静莹彻,并以心灵为观摄万物之镜,并未提及视觉的作用,但实际上心灵对万物的观摄,是以其内在视象为其中介的

庄子所谓的“见独”,恐怕就是将主体的内视作用加入其中了

《大宗师》篇云:“吾犹告而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

”外即忘也

外物、外天下、外生,也即忘却外物、世俗乃至至存在之相

朝彻,形容心境的清明洞彻

“见独”,则是指洞见独立无待的“道”,见到他所无法见到的“道”之幽深精微

庄子又云:“视乎冥冥!听乎无声

冥冥之中,独见晓焉

无声之中,独闻和焉

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故其与万物接也,至无而供其求,时骋而要其宿

”(《庄子.天地》篇)此番话意谓:对道的洞察,视而深远,听而无声

深远之中,却可以见其象;无声之中,却闻和音

庄子在这里的意思,对道的洞见是通过视听之途的,当然这不是一般的视觉观察,而是以视听等感知机能体悟道的幽深

庄子这里所提到的“视听”,是值得注意的,从视觉角度来看,还是以内在的视象为更为客观

而无论是老子讲的“玄鉴”,还是庄子讲的“见独”,都是关涉于对象的

镜子当然是照人照物的,“水静”亦以“明烛须眉”,都是与客体直接相关的

用现象学的话来说,就是“意向性”

《周易》作为中国思想史的重要源头之一,其“观物取象”的思想对后世的哲学、美学的发展,其影响之深巨是无庸多言的

《周易.系辞》中有一段经典名言:“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这是《易经》中“观物取象”思想的集中表现

易象本身就是“观物取象”的产物

“观物取象”首先是视觉之“观”,“仰观于天”和“俯观于地”都是切实的视觉方式

但这个“观”又不是一般的物象观察,而是通过观象对事物的深层蕴含作符号化的彰显

《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所谓“赜”,是指幽深复杂的事理

在《周易》作者来看,“象”是圣人发现天下幽深难见的道理,把它譬拟成具体的形象,用来象征事物适宜的意义

“观物”是主体对事物的直接观照,但同时又以此把握事物内在的机微

“观照”一词在中国的佛学典籍中出现最多

“观”、“照”意思相近,但分而析之则颇有不同

“观”从文字义来说是:“谛视也

”(《说文解字》)观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即以“正智”,照见诸法

中国佛教之天台宗以“止观双修”为其教旨大义

“止”是止息妄念;“观”是洞观般若实相

“止”和“观”在佛教修行中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著名佛教研究学者方立天先生释“观”说:“众生主体以佛教智慧观察世界,观照真理,主体心灵直接契入所观的对象,并与之冥合为一,而无主客能所之别,谓之观;或主体观照本心,反省本心,体认本心,也称为观

观是佛教智慧的观照作用,是一种冥想,也即直观,直觉

” “照”在佛教中典籍中所见颇多,其义与“观”相近,然更近于“本质直观”

方立天先生释之云:“与观紧密相连的是照

照即照鉴,照相馆见

印度佛教说,佛、菩萨具有洞见众生和万物的大用

中国佛教则把最高真理、终极本体‘真如’和主体的心联系起来,说真如也有观照万物的妙用

真如本体是空寂的,由此中国佛教又把照与寂连用,从而有寂照和照寂之说

寂,寂静,反映真如本体的空寂状态

寂照,即寂体(真如本体)的观照作用

”我们可从佛教典籍中得见“照”字之义

南北朝慧达在《肇论疏》中阐述道生的“顿悟”说云:“夫称顿者,悟语极照

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

”谢灵运论“小顿悟”云:“夫明非渐至,信由教发

何以言之?由教而信,则有日进之功;非渐所明,则无入照之分

” “壹有无、同物我者,出于照也

”(同上477页)而南北朝时著名佛教思想家竺道生云:“未是我知,何由有分于入照?岂不以见理于外,非复全昧

知不自中,未为能照耶!”等等

由这些论述可见,“照”是通过直观的方式,对佛教的“终极真理”的洞彻

在某种意义上,“照”与“悟”是同义的,汤用彤先生谓:“悟者又名照,乃顿,为真,为常,为智,为见理

”但“照”重在直观的方式和所悟真理的不可分性

禅宗更多使用“观照”的说法,如六祖《坛经》中所说:“用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

”“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观照,不假文字

”“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知佛也

”六祖惠能所云“观照”,是“顿悟见性”的主要方法,其性质一是“不假文字”,即非名言概念而是直观的方式;二是观照主体应具“般若智慧”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