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中学革命篇作为粤北最高学府的省立南雄中学,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知识人才,也培育了一批富有先进革命思想的仁人志士,成为南雄革命斗争的摇篮,并使之成为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
民国十年(1921年)春,南雄中学学生曾昭秀、陈召南、彭显模、张功弼和周群标等人,因不满学校禁止阅读马列主义和宣传新文化运动的书籍,利用水南兴隆庵附近新建学生宿舍倒塌、压伤学生之机,联合该校学生100多人,在县城河边街(今市区青云路)的何家祠秘密开会,组织游行示威,罢课一个月,迫使省教育厅撤掉校长王道纯的职务
此次学生活动,为革命思想传入南雄拉开了序幕
民国十一年(1922年)秋,因组织罢课而被学校开除的曾昭秀、陈召南等人离开家乡到广州求学,曾昭秀(两年后考入中山大学预科)、陈召南、周群标和周序龙考入省立第一中学(后改名广雅中学),彭显模考入广州中学
处于国共合作时期的广州,革命思想广为传播,曾昭秀等人受其影响,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民国十四年(1925年),曾昭秀、邱叔良、邓勋麟等人在广州市榨粉街雅荷塘成立“南雄留省学生会”,以“雄声书舍”作掩护,创办《雄声》刊物,进行革命宣传
“南雄留省学生会”的成员大部分为原南雄中学学生,他们回雄后成为策动南雄革命的骨干力量
尚未完成学业的曾昭秀,被党组织派回南雄工作,公开职务是国民党南雄县党部青年部长,同时在南雄中学兼职任教
任教期间,他秘密发展学生欧阳璋、尹梓秀和卢进关等人加入**
民国十六年(1927年)2月,中共南雄特别支部书记傅恕调离南雄后,由曾昭秀接任特支工作
是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南雄的国民党右派企图捕杀**人
12月25日,经精心策划后,曾昭秀密令中共地下党员、南雄中学学生会会长欧阳璋、学生会干事尹梓秀出面邀请南雄县团防局局长卢焜、改组委员黄逸品、黄仁山等人赴美香馆酒宴,由农民自卫军将他们枪杀
次日,学生会配合农民自卫军在该校镇压国民党改组委员麦显荣、彭求福,拉开了南雄农民暴动的序幕
从1927年起,南雄中学一直有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活动,在每届学生中秘密发展地下党员,直至南雄解放
早期入党的该校学生有建国后入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曾任中共粤赣边特委书记和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的李乐天,建国后首任南雄县委书记、县长的张尚琼等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值此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南雄中学校长陆傲霞辞去校长,弃其教职,投笔从戎,北上参加抗日部队
抗战时期,该校的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空前活跃,在高中和师范班的高级学生中发展了大批党员
“抗敌后援会”、“抗日先锋队”等组织都是以该校学生为主,他们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在民众中广泛宣传抗日
后来,这两支队伍的青年大部分走上了抗日前线
期间,南雄地下党组织了该校学生10多人秘密奔赴延安,就读陕北公学、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等
他们当中有建国后曾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的张向明(1935年毕业,1938年赴延安就读陕北公学),曾昭秀的弟妹曾玉、曾昭慈(曾任毛泽东秘书)、曾华和建国后任四川省机械厅厅长的江学勤等人
民国三十四年(1944年),中国军队计划在缅甸发起大反攻,因兵员匮乏,国民政府便在全国大中学生中征召知识青年入伍,组建“青年军”
在“十万青年十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感召下,该校大批学生投笔从戎,参加了青年军,他们许多人的鲜血洒在了缅甸战场
现定居台湾的校友刘开泰,便是当年血战缅甸的幸存者之一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南雄革命进入高潮,南雄中学有20多名师生上山参加**员领导的部队
如时任教导处主任的云昌遇,公开身份是数学、历史教师,秘密身份是中共地下党员,为雄(南雄)余(大余)信(信丰)中心县委的领导人,参加部队后任粤赣湘边人民解放总队第三支队政委;文弱瘦小的女学生麦秀琼,参加部队后转战各地,建国后供职于国家航空航天部并任大尉;八十年代曾任省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的张建勋,也是该校的学生和秘密党员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