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第一中学历史变迁邯郸市第一中学的前身是建于1945年的“邯郸中学”
抗日战争胜利邯郸解放后,冀南区党委决定建立中学,定名为邯郸市市立中学,校址选在邯郸市火磨街,是日军伤兵员医院旧址
张泊生为第一任校长兼党总支书记
建校初期,仅有干部和教职工7人
接收旧师范学校学生12人,第二怀幼学校中学班学生19人,这些学生大部分编为第一班,按市委指示,边区政府和老区保送来一批学生,其中部分是革命干部子女,编为二班、三班
这时学校教职工编制22人,学生达121人
1946年5月15日,《人民日报》创刊,人民日报社在邯郸中学礼堂举行创刊发行大会,刘伯承、邓小平、杨秀峰出席会议
1946年6月,从中原军区突围出来的三十多名青年干部和部分部队上的文工团员,编为四班
学校设党总支,下设学生支部和干部支部,并建立党的外围组织民主建国会
民主建国会后改为毛泽东青年团
在学习文化的同时,积极团结广大青年学生开展政治斗争,宣传民主,宣传党的政策为此时学校工作的特点
1946年8月,边区政府在邯郸召开教育座谈会,明确了教育方针
进一步确定邯郸中学要培养生产合作事业干部,和文化教育事业干部
平汉战役,学校备战
按上级指示,1946年10月迁校至曲周县公城堡村
根据实际,提出“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方针,调整了课程设置
此时期的单元教学和宣传群众为主要特点
1947年4月,学校迁至邯郸县西大屯,部分学生参加了土改工作
此后学校又迁回邯郸市火磨街
在迁校过程中陆续招收学生编为五班
至此,在校学生达到212人,其中有党员27人
因解放战争补充干部的需要,第一批学生于1947年提前毕业,四班以上学生分配了工作,有三十多人参军
1948年为培养师资,招收师范一班
当年开始公开向社会招收普通中学学生,编为六班、七班
提出新的教育方针:根据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政策的基本精神,广泛地吸收各个革命阶段的青年,启发其民族意识及民主思想,贯彻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思想教育,树立为人民胆务的人生观,造就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服务的人才
1949年2月28日,邯郸中学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支部,有团员36人
1949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调整行政区划,原“市”改称“镇”,邯郸专区下辖16县和邯郸、临清两个镇
学校改名为河北省立邯郸中学
招收了师范二班、中学八班、九班,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结构,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邯郸中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1950年,河北省立邯郸中学的师范班与中学分设
中学的校址迁至邯郸市北门里丛台下,包括现丛台公园部分地段,时有七个初中班
改校名为河北省邯郸中学
1953年,招收第一届高中两个班
接收了邯郸镇师的中学班
同年,因原邯郸中学的师范班迁到邯郸市北关,成立师范学校“河北邯郸师范专科学校”,将火磨街的原校址移交邯郸中学,遂在原校址设立“河北省邯郸中学分部”
至此,成为邯郸市第一所完全中学
1954年,河北省邯郸中学移交给邯郸市
1955年,改名为河北邯郸市第一中学,丛台校址为本部,火磨街原校址为“河北邯郸市第一中学分部”
1961年,邯郸市第一中学被河北省命名为首批装备的河北省重点中学
“文化大革命”中,邯郸一中的教育教学遭到很大破坏和损失
学制曾改为二二制、三二制
自1977年,学校教育逐步复苏
1984年,学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全市教育系统首次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校长、党政、工会(教代会)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明确校长的中心地位和相应的决策权、指挥权
1986年,学校停止招收初中生,改为高级中学,并由高中六轨制改为八轨制
2001年,学校领导班子调整
高玉峰出任校长
2000年购买邯郸师专原校址,并于2002年办理移交手续,2003年下半年更名为邯郸市第一中学北校区
于2004年着手准备新校区异地扩建项目工程
2005年9月1日,邯郸一中附小建成位于中华大街南头,邯郸县境内
2011年9月,学校中华校区主体启用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