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黄埭中学历史沿革学校发轫于苏州第一所公办(官办)中学——苏州府中学堂(初名为江苏省中学堂)
该校1903年正月在沧浪亭北正谊书院地址创立,首任监督(校长)江衡
1905年正月,王同愈、蒋炳章创办长(洲)元(和)吴(县)公立师范传习所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撤销清代“府制”,原属苏州府的长洲、元和、吴县合并为吴县,苏州府中学堂停办,学生并入吴县县立第一中学(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前身)
苏州府中学堂虽办学历史较短,但办学功绩卓著,在苏州开启了西学东渐的先声,开创了苏州现代教学的先河
1912年后,长元吴公立师范传习所更名为吴县县立师范讲习所
1922年秋,更名为吴县县立甲种师范学校(简称县立师范)
1913年,吴县县立第一中学更名为省立第二中学,因吴县没有县办中学,1925年秋,吴县县立师范改办中学并成立吴县县立中学,首任校长龚鼎
1928年秋,成立吴县县立中学附设师范(班)部
1928年,由黄埭开明绅士钱介一筹集资金,在黄埭镇西的金沟河畔,建造校舍
学校诞生于1929年秋吴县县立中学附设师范(班)部迁址黄埭,创办吴县县立乡村师范
1929年秋,由吴县黄埭行政局钱介一先生筹资1.5万元,将吴县县立中学附设师范部由苏州沧浪亭北迁至黄埭,并在镇西金钩河畔兴国寺内建校,将学校定名“吴县县立乡村师范”,简称“乡师”
“乡师”名誉校长为老同盟会员,辛亥革命元老,民主革命爱国将领李根源先生
“乡师”首任校长为沈炳魁
1937年,日军入侵,学校被迫停办
1943年夏,中共党员孙洵,自筹资金,在乡师旧址,修复、建造校舍,创办吴县私立启新中学,旨在启迪学生接受新文化、新思想
1946年2月,因乡师复学,迁徙无锡梅村,后与吴风中学合并为中华中学(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前身)
随后,乡师复学,更名为吴县县立简易师范(简称简师)
1952年9月,学校更名为吴县初级师范,并成立附设初中(班)部
私立黄埭中学、私立闻天中学和私立恩培中学并入吴县初级师范
1954年9月,初级师范并入常熟师范,学校更名为吴县初级中学
1958年9月,增设高中部,学校更名为吴县黄埭中学
1966年5月后,因文化大革命学生停课,学校教育陷于瘫痪
1968年9月后,“复课闹革命”,学校招收新生,生源均系66-68届小学、初中毕业生
初、高中学制实行“二二制”,办学办到家门口,学校被拆散,教师下放大队(村)
至1969年冬,每个大队(村)办戴帽初中(完全小学加办初中班),少数大队(村)还办过短期高中班
黄埭全公社(乡)共有16所农村初中
1972年8月起,逐步撤并农村戴帽初中,建独立于小学的农村片初中,至79年8月学校形成四所片中,即:第一片中(倪汇),第二片中(永昌),第三片中(下堡),第四片中(红旗联办)
1979年8月起,学制变更为初中二年制、三年制并存,80年8月后恢复三年制
1981年8月起,高中学制恢复三年制
片中学生初三至本部学习
随着教育要求的变化,四所片中逐步撤回本部①
1995年3月,学校开始创建省级重点中学
同年4月,吴县撤县建市,学校更名为吴县市黄埭中学
1997年11月,学校通过省级重点中学评估验收
1998年5月,学校被省教育厅确认为江苏省重点高中,黄埭中学率先创建省级重点中学,推动了苏州市老完中的发展,被苏州市教育界誉为“黄埭效应”
2000年初,学校在春光路北、中市路西筹建初中部
2001年2月,吴县市撤市建区,学校更名为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学
同年7月,新建初中部招收初一新生
2003年7月,经苏州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学校与江南高纤集团合作,以国有民办公助办学体制,复办苏州市启新中学,该校于2012年7月终止办学
同年9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苏省黄埭中学
2004年11月,学校通过省四星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黄埭中学被誉为“以评促建,谋求发展”的成功典范
2005年1月,初、高中分设,中市路初中部独立建校定名为苏州市相城区春申中学;5月,江苏省黄埭中学被省教育厅确认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2010年、2016年学校两次分别顺利通过省教育厅四星级普通高中复审
2014年,学校参加全国组织的基地建设活动,被相城区环保局授予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2015年,江苏省黄埭中学“李廷栋院士苏州地质科普工作站”正式立项建设
该项目由李廷栋院士专家团队及市科协、市地学会提供学术顾问指导,是全国第一家落户高中的地质科普院士工作站
2019年4月,学校被定为“相城区国际理解教育实验基地”,探索国际化办学新路径,打造国际理解教育品牌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